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09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少年游·并刀如水》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注释】
  ⑤谁行:谁那里
  ⑥直是:就是这首词乃感旧之作
  【翻译】
  他们相对而坐,男子陶醉在女子的笙曲中。夜深了,男子起身向与女子告别,女子低声问他:你现在哪里入宿呢?现在已经是三更时分了,外面寒风凛冽、路滑霜寒,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
  【赏析】
  下片以叙事的方式来抒情,改用女方的口吻来传情,有层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逼真。
  “低声问”一句直贯篇末。谁问?未明点。为何问?也未说明。“向谁行宿?”的文化自知是男子的告辞引起。写来空灵含蓄,挽留的意思全用“问”话出之,更有味。只说深夜“城上已三更”,路难“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只说“不如休去”,表情措语,分寸掌握极好。
  词结束在“问”上,结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长。无限情景,都自先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别作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
  词中所写的男女之情,意态缠绵,恰到好处,可谓“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不沾半点恶俗气昧;又能语工意新。这种写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经不易着笔,用在诗词方面就更不容易了。单从技巧看,周邦彦实在是此中高手。


相关阅读
1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出自于诗经作品《君子于役》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查看全文】

2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留别王维》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 【查看全文】

3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挽词恭默思良弼》,其古诗全文如下: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 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若无天 【查看全文】

4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出自宋朝诗人章良能的作品《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 【查看全文】

5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其古诗全文如下: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 【查看全文】

6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出自唐朝诗人毛文锡的作品《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