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也,共惜艳阳年”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忆江南词二首其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注释】
⑴艳阳年:即艳阳天,阳光灿烂的春天,这里指暮春
⑵无辞:无语,默默地
⑶竹叶:竹叶酒
⑷醉尊:酒杯。尊,同“樽”
⑸惟待:只等
⑹青天:无云的天,指晴天
【翻译】
春光正在离去啊,都来珍惜这阳光灿烂的暮春天。那小溪的潺潺流水上,还漂浮着美丽的桃花花瓣;最好是默默无语地看呀想呀,沉醉在竹叶酒的酒杯前。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春景,只盼天天遇上万里无云的晴天。
【赏析】
第二首的主旨是惜春,其抒情线索十分显明,抒情的中心非常突出。前两句在词意上是一层转折,次句的“艳阳年”与第三句的“桃花流水”在字面上也构成一个转折,两个七言对偶句与结句在虚实关系上又形成一个转折,通过这层层转折,层转层深地传出了充溢在词人心头的“惜春”意绪。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首句重复第一首的发端,既加深了咏叹的意味,强化了作者伤春、惜春的情感,在结构上也起了与第一首互相呼应的勾连作用,感慨春天的“大势”已去。次句中的“艳阳年”,即“艳阳天”,指阳光灿烂、风光旖旎的春天,“余春”尚在,大家赶紧来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好好地赏玩一下暮春的风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描写了词人为自己“惜春”的行为所做的打算,桃花凋落,飘洒在溪流水上,这正是暮春常见的景象,倘若桃花落瓣已被流水飘尽,那春天的身影就是确实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词人愿意在溪水边的草茵上席地而坐,面对着落花流水,斟上一杯春竹叶酒,慢慢地喝,悄悄地看,静静地想。
“惟待见青天。”强烈表达出希望自己拟想中的“惜春”行为能够实现的心声。纵然风景无限好,倘使碰上个淫雨连绵、路滑泥烂的天气,这一番打算就全都落空了。所以诗人末句希望老天爷能够帮忙,给人间送来个无云无风的大好晴天。
这两首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从人到春,又从春到人的三次主角转换。不写人惜春,反写春惜人,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构思新颖,手法多变;语言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奇巧。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相关阅读
1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少司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查看全文】
2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暗香旧时月色》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 【查看全文】
3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查看全文】
4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出自唐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 【查看全文】
5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其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 【查看全文】
6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望月怀远》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