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咏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释】
⑸固:本来。迹:行动留下的痕迹。一作“际”
⑹动息:活动与休息
⑺松声:松树被风吹动发出I斑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翻译】
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
【鉴赏】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正当如此。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
此诗所咏之风,不是习见的柔弱的香风,也并非宋玉《风赋》中的取悦于大王的雄风,肆虐于庶人的雌风。这首《咏风》小诗里,寄寓着诗人的平等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其古诗全文如下: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 【查看全文】
2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竹枝词江畔谁人唱竹枝》,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查看全文】
3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元明韵寄子由》,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 【查看全文】
4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 【查看全文】
5 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夏日李公见访》,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 【查看全文】
6 丹青谁画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频看。更愁花变梨霙,又随梦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丹青谁画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频看。更愁花变梨霙,又随梦散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绛都春南楼坠燕》,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楼坠燕。又灯晕夜凉,疏帘空卷。叶吹暮喧,花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