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出自唐朝诗人卢梅坡的古诗作品《雪梅二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翻译】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此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长干行》第二段,其全诗文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 【查看全文】
2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南邻》,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 【查看全文】
3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出自宋朝诗人潘阆的作品《酒泉子长忆孤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查看全文】
4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 【查看全文】
5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出自唐朝诗人李峤的作品《送李安邑》,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旁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 殷勤御沟水,从 【查看全文】
6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暮秋山行疲马卧长坂》,其古诗全文如下: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