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45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
  ⑴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人(治今湖北江陵),王维好友。
  ⑵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⑶英灵:英华灵秀的贤才。
  ⑷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此处泛指隐居的贤才。
  ⑸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⑹君门远:指难以见到皇帝。一作“金门远”。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
  ⑺吾道非:《孔子家语·在厄》记载:“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是指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
  ⑻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
  【翻译】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就连你这个隐居东山的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你应试到京城君门遥远难叩,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你将经过江淮去度过寒食节,到东京洛阳时滞留缝制春衣。
  【鉴赏】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
  开头四句言当今正是太平盛世,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出仕不久、意气风发的诗人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发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


相关阅读
1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 1、空山 【查看全文】

2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胡关饶风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 【查看全文】

3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出自唐朝诗人崔道融的古诗作品《溪居即事》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 【查看全文】

4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忆秦娥箫声咽》,其古诗全文如下: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查看全文】

5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题冷泉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 【查看全文】

6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