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题冷泉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G锫断拢碇榈巍O蛭Mず峥纾裨ǔ伪?/a>。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注释】
危亭:高亭,指冷泉亭。
玉渊澄碧:潭水深绿清澈。
鸾凤:传说中的两种神鸟,常喻脱俗不凡之士。
浩歌:放声歌唱。
鱼龙泣:官水中怪兽为之动情。
风物本吾家:指冷泉亭景色与其家乡风光极为相似。按:作者老家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且那时水光山色也堪与冷泉亭一带媲美。
【翻译】
松竹夹道,劲直挺拔,像衣冠整齐的官吏一样,拱手而立。逐渐进入青翠的山谷,泉水声像群仙乘风东下,身上的佩环发出铮铮响声。谁能相信耸立在西湖边的这座千丈山峰,会是从天竺(印度)飞来的呢?这飞来峰是当年仙人用玉斧从方壶山削下来的,现在没人知道了。
泉水滋润了山间的草木,浸湿了溪畔的美石。跨过小桥,登上高亭,俯视清澈碧绿的潭水。乘醉起舞,摇动鸾凤似的身影;放声高歌,莫要使潭底的鱼龙悲泣。我的家乡济南的风光景物和这里一样美丽,可恨现在被敌人占领,使我客居江南,有家难归。
【赏析】
下阕写游亭的活动及所感。
“山木润,琅G锫断拢碇榈?rdquo;,写亭边的木石。琅朗磺碇椋辞锫丁R蚯锫督岢汕碇榘愕乃阆碌危阅臼汲适蟆U馑木湫问狡搅校昂笥幸蚬叵怠?ldquo;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上句写游亭,下句写冷泉秋天流水澄清如碧玉。
以上几句,调子承上阕的歇拍,仍然舒和。“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转写自己游亭活动,触动豪情和身世,调子又转为豪迈激昂。”“醉舞”句写豪情,“鸾凤”自喻,“浩歌”句写感慨,“鱼龙”因泉水而联想。“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这二句正可说明其内在与复杂的原因。
作者的家乡在历城(今济南),是山东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胜地,原有著名的七十二泉,其中也有叫冷泉的;那里大明湖、趵突泉附近有许多著名的亭子,如历下亭、水香亭、水西亭、观澜亭等,也有可观的美景“风物本吾家”,即谓冷泉亭周围景物,有和作者家乡相似的地方。作者南归之后,北方失地未能收复,不但素愿难酬,而且永难再回故乡。只能长期在南方作客,郁郁不得志,因而触景怀旧,便有了无限伤感。要想排遣这种伤感,只能通过醉中的歌舞,但事实上是排遣不了的。
话说得平淡、含蓄,“恨”却是很深沉的。这个“恨”,不仅是关系个人思乡之“恨”,而且是关系整个国家、民族命运之“恨”,自然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同情。这首词由西湖景物触动作者的思乡之情联想到国家民族的悲哀,表达含蓄悲愤深广;写景形容逼肖,而开阖自然。它并非作者刻意经营之作,却能见出作者词作的风格特点和功力。
在艺术手法上,特色有二。其一,写冷泉亭并不直奔题面,而是挥洒笔墨,着意渲染周围环境,使读者颇有曲径通幽、胜景迭至的盼望感。这就如绘画画水时“写水之前后左右”。其二,笔法摇曳多变,恍如游龙飞舞,创造出清奇灵幻的艺术胜境,引人遐思。
相关阅读
1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出自于诗经作品《菁菁者莪》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查看全文】
2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查看全文】
3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出自于诗经作品《溱洧》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查看全文】
4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水调歌头》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查看全文】
5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黄沙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 【查看全文】
6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拮,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拮,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出自宋朝诗人田为的作品《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