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48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出自宋朝代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注释】
  ⑴马迟迟:马行缓慢的样子。
  ⑵乱蝉嘶:一作“乱蝉栖”。
  ⑶鸟:又作“岛”,指河流中的洲岛。
  ⑷原上:乐游原上,在长安西南。
  ⑸目断:极目望到尽头。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临。
  ⑹归云:飘逝的云彩。这里比喻往昔经历而现在不可复返的一切。此句一作“归去一云无踪迹”。
  【翻译】
  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赏析】
  一般人论及柳永词者,往往多着重于他在长调慢词方面的拓展,其实他在小令方面的成就,也是极可注意的。叶嘉莹在《论柳永词》一文中,曾经谈到柳词在意境方面的拓展,以为唐五代小令中所叙写的“大多不过是闺阁园亭伤离怨别的一种‘春女善怀’的情意”,而柳词中一些“自抒情意的佳作”,则写出了“一种‘秋士易感’的哀伤”。这种特色,在他的一些长调的佳作,如《八声甘州》《曲玉管》《雪梅香》诸词中,都曾经有很明白的表现。然而柳词之拓展,却实在不仅限于其长调慢词而已,就是他的短小的令词,在内容意境方面也同样有一些可注意的开拓。就如这一首《少年游》小词,就是柳永将其“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写入了令词的一篇代表作。
  柳永之所以往往怀有一种“失志”的悲哀,盖由于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响,而曾经怀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则又因天性之禀赋而爱好浪漫的生活。当他早年落第之时,虽然还可以藉着“浅斟低唱”来加以排遣,而当他年华老去之后,则对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所的悲慨。而最能传达出他的双重悲慨的便是这首《少年游》小词。
  这首小词,与柳永的一些慢词一样,所写的也是秋天的景色,然而在情调与声音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首小词中,柳永既失去了那一份高远飞扬的意兴,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恋眷念的感情,全词所弥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萧瑟的色调和声音。从这种表现来判断,这首词很可能是柳永的晚期之作。开端的“长安”可以有写实与托喻两重含义。先就写实而言,则柳永确曾到过陕西的长安,他曾写有另一首《少年游》,有“参差烟树灞陵桥”之句,足可为证。再就托喻言,“长安”原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古都,前代诗人往往以“长安”借指为首都所在之地,而长安道上来往的车马,便也往往被借指为对于名利禄位的争逐。不过柳永此词在“马”字之下接上“迟迟”两字,这便与前面的“长安道”所可能引起的争逐的联想,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衬。至于在“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则又可以使人联想及在此长安道上的车马之奔驰,原是自古而然,因而遂又可产生无限沧桑之感。总之,“长安古道马迟迟”一句意蕴深远,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早已灰心淡薄,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
  下面的“高柳乱蝉嘶”一句,有的本子或作“乱蝉栖”,但蝉之为体甚小,蝉之栖树决不同于鸦之栖树之明显可见,而蝉之特色则在于善于嘶鸣,故私意以为当作“乱蝉嘶”为是。而且秋蝉之嘶鸣更独具一种凄凉之致。《古诗十九首》云“秋蝉鸣树间”,曹植《赠白马王彪》去“寒蝉鸣我侧”,便都表现有一种时节变易、萧瑟惊秋的哀感。柳永则更在蝉嘶之上,还加上了一个“乱”字,如此便不仅表现了蝉声的缭乱众多,也表现了被蝉嘶而引起哀感的词人心情的缭乱纷纭。至于“高柳”二字,则一则表示了蝉嘶所在之地,再则又以“高”字表现了“柳”之零落萧疏,是其低垂的浓枝密叶已凋零,所以乃弥见其树之“高”也。
  下面的“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三句,写词人在秋日郊野所见之萧瑟凄凉的景象,“夕阳鸟外”一句,也有的本子作“岛外”,非是。长安道上不可能有“岛”。至于作“鸟外”,则足可以表现郊原之寥阔无垠。昔杜牧有诗云“长空澹澹孤鸟没”,飞鸟之隐没在长空之外,而夕阳之隐没更在飞鸟之外,故曰“夕阳鸟外”也。值此日暮之时,郊原上寒风四起,故又曰“秋风原上”,此景此情,读之如在眼前。然则在此情景之中,此一失志落拓之词人,难有所归往之处。故继之乃曰“目断四天垂”,则天之苍苍,野之茫茫,词人乃双目望断而终无一可供投止之所矣。以上前半阕是词人自写其当时之飘零落拓,望断念绝,全自外界之景象着笔,而感慨极深。


相关阅读
1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 【查看全文】

2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 【查看全文】

3 行尽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尽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 【查看全文】

4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新秋夜寄诸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 【查看全文】

5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作品《夜宿田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 【查看全文】

6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送远》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