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48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古·咏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注释】
  ①无
  【翻译】
  这是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时写的一首言志诗。毛泽东从偏僻的韶山来到地处繁华闹市的新式学校东山小学,同学中大多是富家阔少,衣着讲究,举止文雅。而毛泽东通常是身着破旧的短衣和裤子,且来自外乡,年龄也比其他同学大6岁。这个“新来的乡巴佬”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嘲笑和蔑视。但这种自卑不但没有使他沮丧,却更加激发了他宏伟的抱负和奋发向上的勇气。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青蛙的形象和心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想主宰国家命运、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
  首两句:“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说,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树的绿荫下修养精神。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
  青蛙经常生活在稻田、沟渠和池塘的水边。“独坐池塘”,既写出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又突出了青蛙的独特个性。“如虎踞”,这一放大了的青蛙形象,正是作者广阔胸怀的一种表现。那是到东山小学来读书的,多是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穿绸缎,着轻裘,入学时不是坐轿而来,就是有人护送。毛泽东穿着粗布大衫,很旧,口音难听,年龄很大才读小学,而且是外乡人。那些阔气的学生觉得他很“土气”,瞧不起他。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矮人一等,倒觉得比那些求官发财的学生和骄横傲慢的富家子弟高大的多。“独坐池塘如虎踞”的青蛙,既是胸怀大志青少年形象的写照,也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写照。
  第二句通过写青蛙在“绿荫树下养精神”的描写,道出了自己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情况。他争分夺秒地阅读了中外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边读边记边批,从中寻找救国之路和成才之道。他写过《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作文,国文老师谭永春阅后批到:“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他的学习精神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毛泽东还时常在黄昏的时候,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时事,谈吐理想,抒发自己盼望祖国迅速富强起来的迫切心情,激励同学们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学习,将来多贡献力量。
  末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春天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以此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毛泽东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座右铭,为此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子任”,意思是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这种救国救民的理想,表现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构思巧妙,托物言志新颖。写青蛙,既不能离开青蛙,又要高于青蛙,这样既真实又感人。毛泽东把青蛙本身的形象升华到如此高妙的境界。


相关阅读
1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查看全文】

2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酬崔侍御》,其古诗全文如下: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注释】 (1)崔 【查看全文】

3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戏题阶前芍药》,其古诗全文如下: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 【查看全文】

4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出自唐朝诗人毛熙震的作品《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其古诗全文如下: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 【查看全文】

5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秦王饮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 【查看全文】

6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三月晦日赠刘评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与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