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秋浦途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释】
①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四年(884年)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凉秋九月,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现在又改调池州,转徙于僻左小邑间。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
【翻译】
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溪风吹着小溪岸边的蒲苇。我来问一下刚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们,你们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一带了吗。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韵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蕴含在风景的描写中,并不明白说出,却能给人以深至的回味。一、二两句采用对起之格,这在绝句中是不多的。它这样用是为了排比,增强景物的描绘性。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起句对仗,在绝句里宜活脱而不板滞,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虽然色彩鲜活,却迹近合掌。此处却不同,它笔势夭矫,如珠走盘,有自然流转之致。“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在这里是互文,兼言风雨。并著“一岸蒲”三字以写风,盖风不可见,借蒲叶的摇晃有声而始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绝句讲究出神奇于百炼,起别趣于寸心,要能曲折回复,穷极变化。这首诗的头两句在外围刷色,展示出一幅风雨凄其的画面,诗人进一步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寂寞;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这些意蕴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情于景,令人于恬吟密咏中体味而得。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趣。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有着无限的风致。“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 樊川,就在那儿。“来时还下杜陵无?”轻声一问,就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就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转深情地表现出来了。
相关阅读
1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酒泉子日映纱窗》,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 【查看全文】
2 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南歌子玉漏迢迢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 【查看全文】
3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古诗作品《同王徵君湘中有怀》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 【查看全文】
4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春日忆李白》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 【查看全文】
5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有遗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 【查看全文】
6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