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8:59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出自宋朝诗人:李德裕的古诗作品《谪岭南道中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释】
  ⑴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等地。
  ⑵岭水争分: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
  ⑶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⑷毒雾:古人常称南方有毒雾,人中了毒气会死去,大概是瘴气。
  ⑸沙虫:古人传说南方有一种叫沙虱的虫,色赤,进入人的皮肤能使人中毒死亡。
  【翻译】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赏析】
  这首《谪岭南道中作》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五。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又是实感,所以诗句倍有情致。第二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山间景色,桄榔、椰树布满千山万壑,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这一句中用一“暗”字,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这一联是从山水林木等方面选择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
  颔联宕开一笔,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这样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从艺术表现技巧来看,这种衬托的手法,比连续的铺陈展叙、正面描绘显得更有变化,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联“一语双关”,和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作的《岭南江行》一诗中的“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一样,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的毒雾、蛇草、沙虫等等都有所喻指。这样讲也不无道理。


相关阅读
1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 【查看全文】

2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出自唐朝诗人张巡的古诗词作品《守睢阳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查看全文】

3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祝英台近晚春》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 【查看全文】

4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出自西晋诗人李密的古诗作品《陈情表》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 【查看全文】

5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入瞿唐峡》,其古诗全文如下: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 【查看全文】

6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