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32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
  ⑶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⑷层霄:弥漫的云气。
  ⑸障泥: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玉骢:良马。骄:壮健的样子。
  【翻译】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赏析】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词人的感受。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文,可与其《记承天寺夜游》媲美。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写之中,这是很成功的一个例子。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相关阅读
1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 【查看全文】

2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出自于诗经作品《桑中爰采唐矣》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 【查看全文】

3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江夏别宋之悌》,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 【查看全文】

4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返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 【查看全文】

5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 【查看全文】

6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诉衷情秋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