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9:40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⑾。
  【翻译】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注释】
  ①闷闷:昏昏昧昧的状态,有宽厚的意思。 ②淳淳:一本作“沌沌”,淳朴厚道的意思。 ③察察:严厉、苛刻。 ④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 ⑤其无正也:正,标准、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成恶的。 ⑦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严灵峰释语) ⑧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 ⑨廉而不刿:廉,锐利;刿,割伤。此句意为:锐利而不伤害人。 ⑩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⑾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引语】
  前面几章论述“德”在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体现,本章讲的是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辩证法。本章里提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此句将在本章评析中详细论及。对于此章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各段落之间的文义不一致,不连贯,可能有错简的情况。我们这里仍依据原文引述,未做文字方面的调整。
  【评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说:“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的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周易》以降,即有辩证法的思想,但用一般的规律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这还是老子的贡献。但是,老子还没有把客观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最一般的规律提出来。除此之外,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还有很多严重的缺点,对形而上学思想作了很大的让步。第一,老子虽然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认为这些运动变化,基本上是循环的,不是上升和前进的过程。它所谓‘周行’,就有循环的意义。第二,关于运动和静止,是哲学中重要问题,‘动’与‘静’也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老子承认事物经常在变化之中,但是他也说,‘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十六章)。万物的‘根’是道,‘归根曰静’。他认为‘道’也有其‘静’的一方面;而且专就这一句话说,‘静’又是主要的。因此,他在实践中特别强调清静无为,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实际上表示对事物变化运动的厌弃。第三,对立面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互相转化,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不能转化的。祸可以转化为福,福也可以转化为祸,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如此,例如主观的努力或不努力等,都是条件。照老子所讲的,好像不必有主观的努力,祸自动也可以转化为福;虽然有主观的努力,福也必然转化为祸。这是不合事实的。老子的这种思想,也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的表现。他们失去了过去的一切,自以为是处在祸中,但又无力反抗,只希望它自动地会转化为福。老子认为对立面既然互相转化,因此就很难确定那一方面是正,那一方面是负。这样的‘其无正’的思想,就对相对主义开了一个大门。后来庄子即由此落入相对主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72页)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的批评十分中肯,指出了其中的要害问题,但我们的看法又与冯先生略有不同。我们感到,老子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的性质,相反的东西可以相成,同时,他又知道相反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观察事物、认识的事物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上的最大贡献。


相关阅读
1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临安春雨初霁》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 【查看全文】

2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送人游吴》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查看全文】

3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咏荆轲燕秦不两立》,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 【查看全文】

4 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临江仙引上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物情人意, 【查看全文】

5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唐朝诗人徐锡麟的古诗词作品《出塞》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 【查看全文】

6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赤壁歌送别》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