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出自唐朝诗人司空曙的古诗作品《寒塘》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注释】
1、无
【翻译】
早上起来,照着池塘里的水梳妆。池塘的水很寒冷,梳妆完毕之后,他坐在池塘旁边,看到树叶渐渐黄而落,秋天来了。想念着家人,一片思乡之心如偏偏黄叶飘落,一只孤雁,飞过楼顶,向南而去。
【鉴赏】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唐诗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相关阅读
1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出自宋朝诗人方干的作品《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 【查看全文】
2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出自唐朝诗人魏承班的作品《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 【查看全文】
3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作品《易水送别》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 【查看全文】
4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灞陵行送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 【查看全文】
5 殷云凋叶晚晴初。篱落认奚奴。才近西窗灯火,旋收残夜琴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殷云凋叶晚晴初。篱落认奚奴。才近西窗灯火,旋收残夜琴书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朝中措殷云凋叶晚晴初》,其古诗全文如下: 殷云凋叶晚晴初。篱落认奚奴。才近西窗灯火, 【查看全文】
6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