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30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归雁》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释】
  1、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
  2、等闲:轻易、随便
  3、水碧沙明:《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湘中记》:“湘水至清,……白沙如雪。”苔,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
  【翻译】
  大雁啊,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鉴赏】
  这首《归雁》,虽写于北方,所咏却是从南方归来的春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开头两句用的是倒置法。古人一般不大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认为它们飞到湖南衡阳县南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飞,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向北返回。潇湘在洞庭湖南面,水暖食足,气候很好,古人认为是大雁过冬的好地方,所以诗人想象归雁是从潇湘飞来的。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当春来,由南返北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偏要发问,连用两句设问,一反历代诗人把春雁北归视为理所当然的惯例,而故意对大雁的归来表示不解,询问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而回来。这突兀的询问,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引上了诗人所安排的轨道——不理会大雁的习性,而另外探寻大雁归来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的。这两句化用了湘灵鼓瑟的传说。古传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来有五十弦,因女神弹得声调凄怨,上帝令改为二十五弦。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并借助美丽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哀意境,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那么诗人为什么将湘神鼓瑟写得如此凄哀?大雁为什么“不胜清怨”呢?实际上诗人笔下的大雁是从“楚客不堪听”敷演而来,作者是按照贬迁异地的“楚客”来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的。旅雁听到湘灵的充满思亲之悲的瑟声,便乡愁郁怀,羁思难耐,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诗人借助充满羁旅愁苦的大雁,委婉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羁旅愁思。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又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操》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短短四句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诗中的潇湘夜景和瑟声虽都是想象之词,但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却把雁写成了通晓音乐和富于情感的生灵了。这首诗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直接说这种感受是什么。正因为没有明白说出,才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归雁》中的“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原来是这首七言绝句构思巧妙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


相关阅读
1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出自于诗经作品《清人》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查看全文】

2 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其古诗全文如下: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 【查看全文】

3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高阳台寿毛荷塘》,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风月襟怀 【查看全文】

4 薄幸萧郎憔悴甚,此身终负卿卿。姑苏城上月黄昏。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薄幸萧郎憔悴甚,此身终负卿卿。姑苏城上月黄昏。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临江仙落拓江湖常载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 【查看全文】

5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注释】 【查看全文】

6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饮中八仙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