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37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古诗词作品《柳》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注释】
  1、无
  【翻译】
  这首诗句句赋柳,而句句比人,暗喻贴切,用意明显,同时由比而兴,引出议论。所以赋柳,喻人,描写,议论,笔到意到,浑然融合,发人兴味。在唐人咏柳绝句中,亦自独具一格。
  【鉴赏】
  这首咏柳七言绝句是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的。不过它不是写自己送别,而是议论他人送别;不是议论一般的夫妻或亲友离别相送,而是有感于倡女送别相好的缠绵情景。而这一切,又不是以直写的方式出现,而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写人,借助春柳的形象来表现,因而较之一般的送别诗,这首咏柳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新意。
  诗题曰“柳”,即是咏柳,因而通篇用赋,但又有比兴。它的比兴手法用得灵活巧妙,若即若离,亦比亦兴。首句即景兴起,赋而兴,以送别带出柳;晴和的春日,灞水桥边,一批又一批的离人,折柳送别。次句写柳条依拂,相偎相倚,比喻显豁,又兴起后两句的感慨。“相偎相倚”,写出春风中垂柳婀娜姿态,更使人想见青年男女临别时亲昵、难舍的情景。他们别情依依,不胜春意缠绵。然而他们不象亲友,更不类夫妻,似乎是热恋的情侣,还仿佛彼此明白别后再无会期,要享尽这临别前的每刻春光。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倡女送别相好客人。后二句,感慨飞絮无定和柳条缠人,赋柳而喻人,点出暮春季节,点破送别双方的身份。诗人以“飞絮无定”,暗喻这种女子自身的命运归宿都掌握不了,又以“垂丝绊路人”,指出她们不能、也不懂得那些过路客人的心情,用缠绵的情丝是留不住的。“争”通“怎”,末句一作“争把长条绊得人”,语意略同,更直截点出她们是青楼倡女。总起来说,诗意是在调侃这些身不由己的倡女,可怜她们徒然地卖弄风情,然而诗人的态度是同情的,委婉的,有一种难名的感喟在其中。
  在唐代,士子和倡女是繁华都市中的两种比较活跃的阶层。他们之间的等级地位迥别,却有种种联系,许多韵事;更有某种共同命运,类似遭遇。《琵琶行》里那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长安名妓和身为“江州司马”的长安才子白居易,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类似遭遇和命运。在这首《柳》中,罗隐有意无意地在嘲弄他人邂逅离别之中,流露一种自我解嘲的苦涩情调。诗人虽然感慨倡女身不由己,但他也懂得自己的命运同样不由自主,前途“可能俱是不如人”(罗隐《赠妓云英》)。所以在那飞絮无定、柳丝缠人的意象中,寄托的不只是倡女自家与所别路人的命运遭遇,而是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所有“天涯沦落人”的不幸,是一种对人生甘苦的深沉的喟叹。


相关阅读
1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新安吏》,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 【查看全文】

2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送蜀客蜀客南行祭碧鸡》,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棉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注 【查看全文】

3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其古诗全文如下: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 【查看全文】

4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送杜十四之江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查看全文】

5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清溪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 【查看全文】

6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永遇乐元宵》,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