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45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秋夜曲》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秋夜曲: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
  桂魄:即月亮。相传月中有桂树,又月初生时的微光曰魄,故称初生之月为桂魄
  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
  已薄:已觉单薄
  筝:拨弦乐器,十三弦
  殷勤弄:频频弹拨
  空房:谓独宿无伴
  【翻译】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赏析】
  首句点明时间,夜幕初临,月充刚刚从东方升起,秋露虽生,却还微薄稀少,说明天气已经凉爽,但还不觉寒冷,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这与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应,由于天气已凉,所穿的轻盈细软的罗衣,已感到单薄了。但还不觉得寒冷难忍,所以还没更换衣服。字里间隐隐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愫。
  第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弹筝行动,实际是以乐曲寄情。讲述女主人公一直在室外弹筝,从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频频弹拨,丝毫没有回房的意思。实写女主人公迷恋弹筝,以至废寝忘餐。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并不是因为爱弹筝爱得入迷才这样,而是“心怯空房不忍归”,以揭穿了女主人公内心处的秘密。
  末句以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表现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独守空房的哀怨。写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着远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愿独守空房,只有借弹筝来排遣凄凉寂寞的情怀。房空,心更空虚,其情悲切。
  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诗人描写了一种清冷的景象,以此为“背景”,再写女主人公的“衣着”,以衬托其孤寂。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接写“弹筝”的行动,似迷恋乐曲,实际上以乐曲寄情。末句画龙点睛,通过正面抒情,对思妇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生动深刻的刻划,顿觉无限幽怨之情跃然于纸上。
  此诗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遮掩得严严实实。诗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动来展示其独守空房的哀怨,曲尽其妙;代写思妇心境,抒发内心空虚的痛苦,更显深刻细腻生动,流露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现出诗人诗艺的功力。


相关阅读
1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尾犯甲辰中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查看全文】

2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出自诗经中的作品《葛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查看全文】

3 肠断回廊伫久。便写意溅波,传愁蹙岫。渐没飘鸿,空惹闲情春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肠断回廊伫久。便写意溅波,传愁蹙岫。渐没飘鸿,空惹闲情春瘦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 【查看全文】

4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出自唐朝诗人王粲的作品《七哀诗边城使心悲》,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 【查看全文】

5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出城寄权璩杨敬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注释】 【查看全文】

6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宿赞公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