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49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古诗作品《赠内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注释】
  ⑴内人:指宫女。因皇宫又称大内,故宫女称内人
  ⑵禁门:宫门
  ⑶宿鹭:指双栖之鸳鸯
  ⑷红焰:指灯芯
  【翻译】
  月光由宫门移到宫树梢,媚眼只看那宿鹭的窝巢。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窠臼,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只从她们中间一个人在月下、灯畔的两个颇为微妙的动作,折射出她的遭遇、处境和心情。
  诗的首句“禁门宫树月痕过”,乍看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写景句子,而诗人在用字遣词上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而曰“禁门”,树而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月痕过”,点明时间,但月而曰“月痕”,就给人以暗淡朦胧之感,而接以一个“过”字,更有深意存乎其间,既暗示即将出场的月下之人在百无聊赖之中伫立凝望已久,又从光阴的流逝中暗示此人青春的虚度。
  第二句“媚眼惟看宿鹭窠”,紧承上句所写的禁门边月过树梢之景,引出了地面上仰首望景之人。“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个字传神地点出了庄姜之美。但可怜这位美貌的少女,空有明媚的双目,却看不到禁门外的世界。此刻在月光掩映下,她正在看宿鹭的窠巢,不仅是看,而且是“惟看”。这是因为,在如同牢狱的宫禁中,环境单调得实在没有东西可看,她无可奈何地惟有把目光投向那高高在宫树之上的鹭窠;也可能因为,周围可看的景物虽多,而惟有树梢的鹭窠富有生活气息,所以吸引住了她的视线。这里,诗人没有进一步揭示她在“惟看宿鹭窠”时的内心活动,这是留待读者去想象的。不妨假设,此时月过宫树,飞鸟早已投林,她在凝望鹭窠时会想:飞鸟还有归宿,还有“家庭”,它们还可以飞出禁门,在广大的天地中游翔,而自己不知何时才能飞出牢笼,重回人间。一双媚眼所注,是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的。
  诗的下半首又变换了一个场景,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现出了一个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近景。前一句“斜拔玉钗灯影畔”,是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画出了诗中人的一个极其优美的女性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风姿。后一句“剔开红焰救飞蛾”,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愿。这里,诗人也没有进一步揭示她的内心活动,而读者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说她看到飞鸟归巢会感伤自己还不如飞鸟,那么,当她看到飞蛾投火会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而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怜。
  这是一首造意深曲、耐人寻味的宫怨诗,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关阅读
1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 【查看全文】

2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歌子感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 【查看全文】

3 飞鸟尚然兮,况于贞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飞鸟尚然兮,况于贞良出自先秦诗人陶婴的作品《黄鹄歌悲夫黄鹄之早寡兮》,其古诗全文如下: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 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 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 天 【查看全文】

4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蝉》,其古诗全文如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 【查看全文】

5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出自唐朝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观沧海》第四句,其全文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 【查看全文】

6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晚次鄂州》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