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52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酬李穆见寄》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注释】
  ⑴酬:写诗文来答别人。
  ⑵李穆:刘长卿的女婿。
  ⑶见寄:写给刘长卿的一首诗。
  ⑷孤舟:孤独的船。
  ⑸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⑹云山:高耸入云之山。
  ⑺赊:遥远。
  ⑻柴门:原指用荆条编织的门,代指贫寒之家;陋室。这里借指作者所住的茅屋。
  ⑼远客:远方的来客。
  ⑽青苔:苔藓。
  ⑾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⑿贫家:穷人家。谦称自己的家。
  【翻译】
  你乘着一叶扁舟溯新安江而上,到这偏僻的地方来看望我;一路之上,在白云之下、山岭之间的迢迢水道上艰难地盘桓。我多么想将这简陋的茅屋打扫干净,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我的房前屋后已生满碧绿的青苔,枯黄的树叶也落满了在我的院落。
  【赏析】
  刘长卿当时在新安郡(治所在今安徽歙县)。“孤舟相访至天涯”则指李穆的新安之行。“孤舟”江行,带有一种凄楚意味。“至天涯”形容行程之远,和途次之艰辛。不说“自天涯”而说“至天涯”,是作者站在行者角度,体贴他爱婿的心情,企盼与愉悦的情绪都在不言之中了。李穆当时从桐江到新安江逆水行舟。这一带山环水绕,江流曲折,且因新安江上下游地势高低相差很大,多险滩,上水最难行。次句说“万转云山”,每一转折,都会使人产生快到目的地的猜想。而打听的结果,前面的路程总是出乎意料的远。“路更赊”,这三字是富于旅途生活实际感受的妙语。
  刘长卿在前两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毫不著迹,运用入化。后两句则进而写主人盼客至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未明言企盼、愉悦之意,而读者从诗句的含咀中自能意会。年长的岳父亲自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显得多么亲切,更使人感到他们翁婿间融洽的感情。“欲扫柴门”句使人联想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的名句,也表达了同样欣喜之情。末句以景结情,更见精彩,其含意极为丰富。“青苔黄叶满贫家”,既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同时又相当于“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自谦。称“贫”之中流露出好客之情,十分真挚动人。
  将杜甫七律《客至》与此诗比较一番是很有趣的。律诗篇幅倍于绝句,四联的起承转合比较定型化,宜于景语、情语参半的写法。杜诗就一半写景,一半抒情,把客至前的寂寞,客至的喜悦,主人的致歉与款待一一写出,意尽篇中。绝句体裁有天然限制,不能取同样手法,多融情入景。刘诗在客将至而未至时终篇,三四句法倒装(按理是“青苔黄叶满贫家”,才“欲扫柴门迎远客”),使末句以景结情,便饶有余味,可谓长于用短了。


相关阅读
1 凝伫。望涓涓一水,梦到隔花窗户。十年旧事,尽消得、庾郎愁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凝伫。望涓涓一水,梦到隔花窗户。十年旧事,尽消得、庾郎愁赋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长亭怨慢记千竹》,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千竹、万荷深处。绿净池台,翠凉亭宇。醉墨题香 【查看全文】

2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郊园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 【查看全文】

3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出自宋朝诗人王诜的作品《忆故人烛影摇红》,其古诗全文如下: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 【查看全文】

4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酬乐天咏老见示》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查看全文】

5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其古诗全文如下: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查看全文】

6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九歌东皇太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