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1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其一》第九十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颠,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释】
  1、冥冥:高远的天
  2、弋者:弋者,猎鸟的人
  3、慕:想猎取鸟的欲望
  【解说】
  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鉴赏】
  接着平静地指出了一条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物极必反,地位与权势在**中愈显赫,也就愈易成为别人猎取的目标,覆灭的日子也就愈近。正因如此,诗中这只孤独的鸿雁,并不艳慕翠鸟一时的荣耀,也不怨恨自己的一时失意。
  这就引发了最后两句,孤鸿自己决心高举苍冥,翱翔云中,让那些“弋者”的欲望无法得逞。这里所暗寓的是诗人不羡慕荣贵,澹泊名利和决意隐退的情怀,同时也进一步衬托出了翠鸟多代表的小人们狭隘、浅薄的品行。第二层写出了孤鸿的感受。
  在描写中,作者始终注意从对比的角度去表现孤鸿与翠鸟的境况。孤雁之于翠鸟,一独一双,一大一小,一质朴一华艳,一方来自浩瀚大海,一方守者小小池潢。然而,小巧的翠鸟却是高高在上,统领要地。“三珠树”,是神仙世界的珍木,它们“巢居”于上,可谓显贵之至。与此相反,硕大的鸿雁对双翠鸟只能“侧见”,甚至“不敢顾”那暗指朝廷的“池潢”,可知其处境的低微与险恶,更反衬出了翠鸟们不可一世的气焰。真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相关阅读
1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三山望金陵寄殷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耿耿忆 【查看全文】

2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查看全文】

3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4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查看全文】

5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出自宋朝诗人王清惠的作品《满江红太液芙蓉》,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液芙容,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 【查看全文】

6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