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2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出自唐朝诗人李约的古诗作品《观祈雨》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注释】
  1、祈:求。在封建社会中,人们认为“龙”是主管行云降雨之神,因此,乡村中都建有龙王庙,遇到干旱,便举行求雨活动,到龙王庙前祈求龙王降雨
  2、箫管:乐器名,此处指吹奏各种乐器
  3、水庙:龙王庙
  【翻译】
  旱情严重,桑树枝不生叶,土地干燥,腾起的尘土好像烟雾,人们吹奏着乐器到龙王庙前面求降雨。但是,富贵人家却整天听歌看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悦耳的声音。
  【鉴赏】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水浒》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那首著名的民歌与此诗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语言明快泼辣,对比的方式较为直截了当;而此诗语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
  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水浒》民歌写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诗则紧紧抓住春旱特点。“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水庙”即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白居易就曾描写过求龙神降福的场面:“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黑潭龙》)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面。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焦急的。这里虽不明说“农夫心内如汤煮”,而意思已全有了。相对于民歌的明快,此诗表现出含蓄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一种场面,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题面,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想。前后两种场面,形成一组对照。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管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这样的对比,潜台词可以说是: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这一点作者虽已说明却未说尽,仍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此诗对比手法不像“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样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讽刺更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新制布裘》,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 【查看全文】

2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徘徊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鉴 【查看全文】

3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四言诗祭黄帝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 【查看全文】

4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卖花声怀古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 【查看全文】

5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出自于诗经作品《有瞽》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查看全文】

6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词作品《寻道观》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