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6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出自清朝诗人周敦颐的古诗作品《题春晚》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
  1、吟:诵读诗文
  2、阑干:栏杆
  3、樵渔:樵夫、渔夫
  【翻译】
  落花纷纷我在夕阳的余晖中把门关上,天边有几只归巢的乌鸦绕着树林盘旋。吟完诗在栏杆边小立片刻,远远望见渔夫樵子一个个走在回家的路上。
  【鉴赏】
  “题春晚”之“春晚”,据首句“花落”之意,是指暮春之晚。诗所描写的,乃是乡村暮春晚景。
  红日西沉,夜色降临之前,一位“吟余小立阑干外”的诗人,正在游目观赏村野景致。吟,可以指作诗,亦可以指诵读诗文。这位诗人白昼一天都在伏案,薄暮时分,微感疲倦,便走出屋子,在楼台(其居处是简陋小楼,故有“柴门”之语)栏杆外稍立片刻,略事休息。一、二、四句便是他“小立”时所见之景。
  他先近看柴门。时已晚春,花儿纷纷飘落,有的还飘进了门内,把那夕阳的余辉挡在门外,可见落花堆积之多。继而又远看树林。稍远处有一片树林。苍茫暮色之中,可以看到几只黄昏时的乌鸦,忽高忽低、时上时下,紧挨林子飞着。将乌鸦称为“点”,是因为距离较远,天色昏暗,望去像“点”一样。最后诗人放目遥望,在那乡间小路的尽头,远远望见樵夫渔子,担柴捕鱼,一路归来。
  展现在诗人眼前的这“春晚”三景,景景都扣题中“晚”字,而起笔“花落”则点明了“春”字(诗中指暮春)。三景相合,融汇成村野薄暮时分谐和、静谧的意境。然而,诗人笔下所的静境,又并不显得冷清、空寂:花自“落”,鸦在“飞”,人正“归”。点缀在诗行之中的三个动词,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鸟飞鱼跃的活泼气息,诗人就置身在这恬静而又富有生意的境界之中,饶有兴味地“小立”观赏。
  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理学家论人物,颇重所谓“气象”。程颢曾说:“自再见周茂叔之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说的是茂叔(周敦颐)为人的气象。此诗的境界与他的为人一样,也是静而不寂,饶有生意,颇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述而》)的气象。


相关阅读
1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唐多令柳絮》,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 【查看全文】

2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出自唐朝诗人丘为的作品《左掖梨花冷艳全欺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注释】 ⑴左掖:指门下省。唐 【查看全文】

3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查看全文】

4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秋风词》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 【查看全文】

5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白田马上闻莺》,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 【查看全文】

6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其古诗全文如下: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