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22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杜陵绝句》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注释】
  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为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渭水南岸
  五陵:唐颜师古在《汉书》注文中指出:”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汉高祖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景帝葬阳陵,武帝葬茂陵,昭帝葬平陵
  秋水:秋天的河水,这里指渭河水,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流光:流动的光彩或光线
  【翻译】
  向南登上杜陵,北望五陵。落日的映照使得秋水显得格外明亮,太阳余晖在远山中间慢慢消失。
  【赏析】
  这首诗突出了李白创作融情于景的特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首句“南登杜陵上”中,“南”字首先点明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指出杜陵的位置位于渭水南岸。第二句“北望五陵问”把作者从南岸看到的风景刻画出来。两句一南一北,互作映衬。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作者的位置,还为下两句所写的事物做了铺垫。作者站在杜陵上,登高望远,不仅看到了对岸的五陵,还看到了眼前壮阔的渭河,还有远处连绵的群山。第三句“秋水明落日”中的“秋”字点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明”字在这里应该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使动用法,翻译作“使……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秋水的映照,使得落日光线更加明亮。表面看是写落日的景观,实则含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单从句面上看,很难理解这层意思,但若结合作者创造此诗时的背景就不难理解。
  此诗作于唐天宝二年秋,此时正是诗人第二次入长安。这次诗人得到皇上的恩宠,待诏翰林,是政治上最风光的一段时期。这期间,诗人与诸多好友游历山水,沉浸在江山美景和佳茗陈酿之中。然而由于诗人性格孤傲,不与朝中奸佞之辈同流合污,不久便遭到谗谤。所以,诗中作者虽在描写景物,但其实是对自己当下境遇的描述。末句“流光灭远山”中“流光”指流动的光。渭水流动,使倒映在水中的El光也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自然远处的群山也会随着日光的流动而显得若隐若现。这句同上旬一样,在景物描写背后暗藏了作者回归山林的思想。古人尤其是才华横溢的人,如果怀才不遇或在官场上遇到排挤,都会产生隐居山林的想法。李白此时受到谗谤,不免会产生隐居的念头,所以“远山”在他这首诗中就不只是个普通的景物了。


相关阅读
1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闺怨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注释】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 【查看全文】

2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 【查看全文】

3 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古诗词作品《寄聪娘》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 生把黄金买别离,是侬薄幸是侬愁。 【注释】 【查看全文】

4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查看全文】

5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首秋轮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 【查看全文】

6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清江引秋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注释】 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