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春日游罗敷潭》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
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
【注释】
1、无
【解说】
云就从眼前的石头上飘起,我被这满山的鲜花迷倒。一直在这里留连忘返,直到太阳西下,群山隐隐。
【鉴赏】
颈联:“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诗人经过艰难攀行,终于来到了另外一个境界,或说看到了另外一番美景。登过山的读者也许有这种体验,也就是一边往山上行,一边会看到白云从山顶的大石上升起。这是诗人往山上爬行的缘故,并不是白云的飘移有这么快。这里可能有很多读者会想起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这时候的李白也接近是“行到水穷处”了。在一般情况下,有溪流或瀑布的山,在接近山顶的地方,会有一个积水的水潭,水潭有大有小,它不断的吸收雨水、露水或地下泉水,就不断的有水溢出,向山下流去,形成溪流或瀑布。再往上走就到达山顶了,这时也没有水了;所以,“水穷处”其实就是山顶。这说明此时李白已经来到罗敷潭了。由于所到的地方不同,所以王维是坐在山顶上看云起云落,而李白则是在罗敷潭的周围观赏风景。“客”是诗人的自称,“迷”的意思是陶醉,“客到花间迷”其实是说,在罗敷潭的附近有一丛丛的花树,鲜艳夺目,诗人走到花丛中的时候,被花儿陶醉了。
尾联:“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淹留”的意思是“羁留、逗留”,出自《楚辞·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这句诗与上一句承接自然,尾联的大意是:(诗人)因为被周围的景色迷住了,直到太阳快下山了还不舍得离去。
这首诗写得朴实自然,一点也看不出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可是,在朴实中却隐含了人生的哲理。诗人的目标是罗敷潭,然而要到达这个目标,却发现前面本没有路,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攀登才行。经过了一番艰难及危险的跋涉,诗人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看到了罗敷潭赏心悦目的美景,并因此而流连忘返。人生也是这样:经过艰苦的努力,得到的东西,人才会去珍惜。
再说这首诗的艺术技巧。同样的题目,如果是一般的人来写,会发觉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十个字,要先描写一路上艰苦的跋涉,还要写出到达罗敷潭的心情及周围的景色,还要有内涵,有给人启发的哲理,太难了;可是,诗仙却做到了。
相关阅读
1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夏日谒智远禅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 【查看全文】
2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出自唐朝诗人于濆的作品《辛苦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 【查看全文】
3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词作品《凉思》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 【查看全文】
4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古诗作品《同题仙游观》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查看全文】
5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南歌子香墨弯弯画》,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 【查看全文】
6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丕的古诗作品《燕歌行》第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