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释】
1、人似:纪昀评:“深警。”有三层意思,一层指前一年之事,前一年之人;二层指这一年之人,前一年之事;三层说人生当重人不重事,事情经过以后就不须提,而人有情有信,且常变常新,所以要重人
【解说】
春天的东风还不肯吹进东面的城门,我和你们二人已经骑着马出城去寻找去年我们游玩过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鉴赏】
组诗其一说:“春来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昨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二说:“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这两首诗,都在借“半随飞雪度关山”的梅花形象,流露一股淡淡的哀怨凄凉之感。到黄州次年,即1081年(元丰四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以此为题,作七律一首,末两句说:“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正是指一年前来黄州途中过麻城五关作《梅花》诗时的情景。
再过一年,即1082年(元丰五年)的正月二十日,又写了这首诗,颇有乐在此间的味道。《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又写了一首类似的诗。上面这些诗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能超然旷达并最终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这和他从海南赦归时所说的“九死南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属同一气质,正是苏轼的高不可及处。
作者写这首诗时,来到黄州已两年了,乌台诗案的骇浪已成往事,诗人“本州安置”的困境却无法摆脱。《初到黄州》就自找乐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后又自寻精神寄托,手抄《金刚经》,又筑南堂,开垦东坡;得郡守徐猷庇护,访游近地,与渔樵相处。至黄州后续有新交,诗酒唱和。诗题中的“潘、郭二生”,即在黄州朝夕相处的潘丙、郭遘。前一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去岐亭访陈慥,潘丙、郭遘和另一位新交的朋友古道耕相送至女王城,作过一首七律。一年过去了,又是正月二十日。想起一年前的这一天,潘、古、郭三人伴送出城所感到的春意,诗人心境荡漾。
起句是据前一年所感的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如城里有了春意,“东风”这位信使就先自东门而入;此时,苏轼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他想,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吧。至于为什么“未肯入东门”,妙在不言之中。但“忽记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门”,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摇村”。就在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时节,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了。他是旧地寻春,又是“走马”而去,所以次句说“走马还寻去岁村”。
相关阅读
1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出自唐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 【查看全文】
2 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苹花满湔裙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苹花满湔裙处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苹花满 【查看全文】
3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出自唐朝诗人张先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 【查看全文】
4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出自元朝诗人徐再思的作品《折桂令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 【查看全文】
5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查看全文】
6 蒙恬列传翻译赏析_蒙恬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蒙恬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 他的祖父名叫蒙骜,从齐国西入秦国侍奉秦昭王,官位至上卿。 秦庄襄王元年,蒙骜担任秦国的将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