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28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始闻秋风》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
  眄: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翻译】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鉴赏】
  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意思是说,因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之毛的骏马,也会昂起头,凝望遥远北方,而那因盼望万里云天而睁开了困顿之眼的鸷雕,也会伸开翅膀,渴求着搏击浩瀚长空。这一联紧承上联,在诗人在意义上陡然一转,不再有“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的感触而是振奋了精神,并通过比喻形象地暗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其中的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也展示了蕴含其中的气势和力量。这里,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此暗示了自己不因为衰老而消沉,而是具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怀。
  尾联“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意思是说,秋风使长天澄澈,大地清明,正好可以登高四望,为感谢秋风的深情厚意,我就算抱着这残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欣赏秋的美景,领略秋的情韵。其中,“扶病”二字暗合了“一年颜状镜中来”,不但更进一步写出一年容颜衰变的原因,而且也表明了不减豪情,还要登上高台。为什么要登高呢?登高可以愿望,可以畅怀,可以激发文思,更可以真切感触宇宙,感悟人生。这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诗人在这极度的“扶病”中,也“为君”“上高台”,不但表达了诗人对秋的爱,也表现了诗人顽强不息的意志和高远的情怀。


相关阅读
1 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 【查看全文】

2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重赋厚地植桑麻》,其古诗全文如下: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 【查看全文】

3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新平少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 【查看全文】

4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长亭怨慢渐吹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 【查看全文】

5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出自于诗经作品《匏有苦叶》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查看全文】

6 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望江南重九遇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阳日,阴雨四效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 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