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30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出自清朝诗人林则徐的古诗作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释】
  1、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2、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3、刚:正好
  4、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这句诗谦恭中含有愤激与不平
  【翻译】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赏析】
  第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相关阅读
1 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声声慢征埃成阵》,其古诗全文如下: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 【查看全文】

2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词作品《钟山即事》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 【查看全文】

3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出自唐朝诗人雍陶的作品《题情尽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注释】 (1)从 【查看全文】

4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古诗作品《安贫》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谋身拙为 【查看全文】

5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出自唐朝诗人秦系的作品《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注释 【查看全文】

6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天兵下北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