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旅夜书怀》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翻译】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鉴赏】
首联用对起格,写自己夜晚独自行舟的孤苦之状。在细草绵延、微风吹拂的岸边,诗人独系高帆夜行之舟。在静夜停舟的寂寥江天里,羁旅之怀油然而生,不可遏止,不言愁而愁自见。
颔联二句分承首联:岸上平野茫茫,群星遥挂如垂;舟前江涛滚滚.月影流动如涌。这两句气魄雄大,境界宏阔,与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法略同而工力悉敌。李诗只形容山与江,此二句则野阔星垂,江流月涌,共写四事,画面景物交织的多层次之感似更突出一些。这里不但对于人对景物的感觉的描写十分真切,而且通过这种描写突出了自然景观的鲜明特征。具体说来,因为“平野阔”,才显得星斗遥挂如垂,而用此“垂”字,又反衬出乎野之广阔;因“大江流”,所以江中月色似也滚滚如涌,而用“涌”字,又烘托出大江澎湃向前浪起千叠的气派。
颈联二句,因夜景之广漠寂寥而起身世之深悲。第五句自谦,实乃自负。说名岂因文章而著,与作者另一首赠严武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之句同慨。第六句自解,实乃牢骚。说自己失去官职是因为既老且病,似乎婉转自恨,其实是恨世。真正的情况是与时与事多忤。此意不直接说出,显得悲愤更深。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旧注云:“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说得颇为中肯,可参考。
末联即景自况,以沙鸥自比,自伤飘泊。自问自答,老怀悲凉之状愈加突出。广阔的“天地”,映衬一微小的“沙鸥”,愈显出自己飘零不遇的身世的可悲与可叹。这个比喻,与开篇的自白首尾相顾。“一沙鸥”呼应“独夜舟”,抒情主人公孤独流浪的形象完全凸现出来了。
相关阅读
1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作品《劲草行中原地古多劲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 萋萋 【查看全文】
2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新秋夜寄诸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 【查看全文】
3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出自唐朝诗人张曙的作品《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 【查看全文】
4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渡江云西湖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 【查看全文】
5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浪淘沙夜雨做成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 【查看全文】
6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新婚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