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05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
  1、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
  2、山房:指僧舍
  3、丁大:丁凤,大是指其排行第一
  【翻译】
  夕阳慢慢地隐没在西面的山脉后,连绵起伏的群山变得昏暗。月光穿过横斜的松枝,为夜晚添了几分凉意,泉水声和着风声,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打柴的樵夫们快要全部归去,暮烟中的鸟儿们刚刚栖定。我期望你能够像我们约定的那样来此住宿,现在只有我独自一人抱着琴在小路边。
  【赏析】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写诗人在山中等候友人到来而友人仍不至时的情景。诗人挥洒自如,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将暮色之时山中景色勾勒得极具特色,并寓情于景。全诗诗中有画,盛富美感,蕴藉深微,挹之不尽。
  前六句展示了山寺一带黄昏时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渲染环境气氛。随着景致的流动,时间在暗中转换,环境越来越清幽。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
  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不仅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别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全篇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点出“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八字再点出一个“候”字,彰显了诗人不焦虑不抱怨的儒雅风度,也从侧面表露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有人的信任。
  “孤琴候萝径”,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萝”字修饰“径”,也似有意似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藤萝总是互相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栩栩如生。
  表面上看起来,前六句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从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前六句看起来是无人之境,实际上是有人之境。“群壑倏已暝”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是诗人感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的感觉,“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也是诗人看到的。这些诗句表明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待读到“孤琴候萝径”,暗藏在景物中的人,与抚琴候友的人迭在一起,形象蓦地活起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诗色彩不断变幻,景物描写十分清幽,语言含蓄委婉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此诗名句。


相关阅读
1 赵文深传翻译赏析_赵文深传阅读答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赵文深字德本,南阳宛地人。 父亲赵遐,以医术入仕,在魏国担任尚药典御。 赵文深自小学习楷书、隶书,十一岁时,把自己的书法作品献给魏帝。 后来归附周朝,任大丞相府法曹参 【查看全文】

2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 【查看全文】

3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翻译】 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 【查看全文】

4 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迷仙引才过笄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 【查看全文】

5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北青萝》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 【查看全文】

6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歌送别范宣》,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