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2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余干旅舍》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
  ⑥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翻译】
  淡淡的暮色,铺展得那样悠远。青枫经霜后叶子变得稀稀落落。孤零零的余干城楼,向着河水的城门已牢牢关闭,一只鸟儿背向人飞向远方。渡口那月亮刚升上来,邻居家出去打渔还没回来。思乡之心正让人伤痛,不知什么地方又传来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的砧声。
  【赏析】
  颈联写随着时间推移,夜幕降临,一规新月正在那水边的渡口冉冉上升。往日此时,邻家的渔船早已傍岸,可今晚,渡口却是这样寂静,连渔船的影子都没有。这么晚了,本该回家的邻家渔夫,今夜还没有归来。诗人心思细腻,不禁对邻家渔夫担忧起来。诗人的体察是细微的,由渡口的新月,念及邻家的渔船未归,从渔家未归,当然又会触动自己的离思,在外漂泊的酸楚。诗人又想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家人肯定也是盼着自己回去。家人此刻或许也在登楼望远,“天际识归舟”。
  诗写到这里,乡情旅思已经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凭眺已久,此时此刻,诗人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绵绵不断地涌上心头,乡情愁思正不断侵袭着他的心灵,悲从中来。就在诗人“乡心欲绝’’时,不知从哪里又传来一阵捣衣的砧声,谁家少妇正在闺中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在阒寂的夜空中,那砧声显得分外清亮,不断的砧声让诗人已经欲绝的心情更加痛苦,一声声简直把诗人的心都快捣碎了。这一画外音的巧妙运用,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出诗人满怀的悲愁痛苦。家中亲人不知此时又在做什么,兴念及此,不能不回肠荡气,五脏欲摧。诗虽然结束了,但凄清的乡思,缠绵的苦情,却还像无处不在的月光,拂之不去,剪之不断,久久萦绕,困扰着诗人不平静的心,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五言律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情。全诗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日暮后的凄凉景色,由看得见“枫叶稀”的日暮时分,写到夜色渐浓,城门关闭,进而写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阑人静,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的砧声,时间上有递进,凄凉的感情也在逐渐递进,直到最后达到了高潮,将凄苦的心情写得痛彻心扉。这体现了诗人在小城旅舍独自观察之久,透露出他乡游子极端孤独、寂寞的情怀和思乡情绪逐渐加浓,直到“乡心正欲绝”的过程。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感情融合到环境中,自然也变得奇美无比,意蕴深厚,感情绵长。诗笔灵秀宛转,把这种内在的层次,写得不着痕迹,非细心体味不能得。一首小诗既有浑成自然之美,又做到意蕴深沉,十分难得。


相关阅读
1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出自清朝诗人林则徐的作品《塞外杂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 ①万 【查看全文】

2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查看全文】

3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出自宋朝诗人刘翰的作品《好事近花底一声莺》,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查看全文】

4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春日独酌我有紫霞想》,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 【查看全文】

5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出自宋朝诗人刘基的作品《五月十九日大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翻译】 【查看全文】

6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