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3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1、垂钓者:钓鱼的人
  2、圣明:指升平时代。古人皆认为皇帝圣明则天下太平
  3、羡鱼情:比喻自己有出仕的愿望。这意思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援引
  【解说】
  犹如想渡湖却没有舟楫一样,在这圣明之世置闲真使我惭愧不已。坐在岸边望着垂钓之人,我心中不禁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鉴赏】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相关阅读
1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查看全文】

2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春游南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 【查看全文】

3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长亭怨旧居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 【查看全文】

4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封丘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 【查看全文】

5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 【查看全文】

6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江楼月》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