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4

  “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麻平晚行》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注释】
  ①麻平:
  ②怀土:怀恋故土。
  ③戍:防守边疆。
  【翻译】
  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但是即使在平麻,我的愁思何时才能停止。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赏析】
  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连续三首诗,诗人多次运用百年和千里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的搭配,使得愁绪不仅仅弥漫在纸页上,更是充斥在整个空间里,并且随着第四维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浓重。仿佛我们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看到诗人的衣带正飘动,感觉到诗人的思绪刚刚开始。百年,和千里,又运用的夸张的手法,洪造得了氛围。
  戍道就是为了防守边疆而修的战道。王勃是非常渴望从戎报国的。在《滕王阁》中,他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柳宗元的《小石潭纪》中一段极其别致的描写:“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然而在此诗中,无论是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高低错落如何,远近鸣环又如何。作者在这里追对它们作了粗略的带过。


相关阅读
1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蜀中九日登高》,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 九 【查看全文】

2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查看全文】

3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望江南超然台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 【查看全文】

4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老将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 【查看全文】

5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 【查看全文】

6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出自唐朝诗人郑谷的古诗作品《淮上与友人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