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
⑴邯郸(Hán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下旬,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⑵驿:驿站,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⑶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与其相伴。
⑷夜深:犹深夜。
⑸远行人: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
前两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相关阅读
1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早春寄王汉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 【查看全文】
2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出自于诗经作品《东门之墠》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查看全文】
3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浪淘沙》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查看全文】
4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出自唐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归至武阳渡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注释】 【查看全文】
5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古柏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 【查看全文】
6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出自于诗经作品《汾沮洳》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