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出自唐朝诗人戎昱的古诗词作品《移家别湖上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
1、浑:全
2、频啼:连续鸣叫
【解说】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赏析】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相关阅读
1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出自宋朝诗人赵鼎的作品《点绛唇春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馀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 【查看全文】
2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出自宋朝诗人周紫芝的作品《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江上 【查看全文】
3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形影神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 【查看全文】
4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登巴陵望洞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 【查看全文】
5 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好事近春雨细如尘》,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 【查看全文】
6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和张仆射塞下曲调箭又呼鹰》,其古诗全文如下: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注释】 16、出世:一作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