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发布时间:2017-11-06 21:12
2017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审题
1.对作文材料的基本认识
作文材料的三句话,以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车引出“车"的话题,从车的种类、形态这些车本身具有的特点,拓展到车作为载体见证时代发展、承载世间真情;进而提升到车具有的形而上的意义:折射观念变迁、蕴含人生哲理。可以说材料本身就是一段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发人思考的“纳米”文章。总之,今年的作文材料更贴近考生,更有烟火气、生活味,也更有历史人生的纵深感。
2.对“车”的基本理解
材料提示考生,车中有情,车中有理。车的背后有观念,有哲理。生活中可以以车代步。追求速度效率,也可以安步当车,诗意生活;豪车代表财富和进取,自行车象征绿色和健身:专车保护隐私,共享车“美美与共”;战车指向克敌制胜,残疾车指向温暖大爱。
“车”可以抽象出“快”与“慢”,  “车头”可以抽象出领头和动力,“车如流水”则抽象出繁华和流变。考生可以选取一个角度生发议论,也可以多角度综合评说。
材料将考生的目光聚焦生活寻常事物,可以唤醒记忆,激活思维,发挥才华。考生可以就车谈车,可以就车说人,可以说古今、话远近,可以迁移故事、绾结人情。
3.对最佳立意的界定
这是一则开放而思辨的材料,故立意上最好体现出思维的辩证性。材料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来审题立意。故而,立意上也应兼顾,且有层次,即:从某特定的视角来看车,审视车的千姿百态,丰富寓意。按材料索意,可为时代的发展、世间的真情、观念的变迁、人生的哲理。如此,是为最佳立意。

范文
绿皮火车的成长道路
我,是一辆绿皮火车。
我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我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时,他们的眼里充满着喜悦的光芒。就连妇女们怀中的婴儿也睁大了眼睛,伸着小手想触摸我那锃亮的皮肤。
我在每日的奔波中不断成长。我的嗓音由起初的清脆变成雄浑,连我吐出的烟雾  也变得浓厚,我为人们送去便捷,为亲人们送去团聚,为朋友们送去欢声笑语……
我依旧在成长,冷风的抚摸使我原来锃亮的皮肤裂开了道道缝隙,阳光的热烈又使我的皮肤块块脱落,我腹上的编号早已看不清楚。脱落的皮肤下生出片片锈斑,时代的进步又让我的快车兄弟们不断涌现……
我,是一个资深怀乡的病患者,我过山腰,过河流,过田野,过桥梁,我一路往西,一路向北,向母亲汩眼婆娑的年关前走,向父亲风湿病的膝盖前走,我在成长的路上探求着自己的价值。
我像你一样,外边寒酸;像你一样,风里来,雨里去。我在自己的轨道上喘着粗气,随时准备接受快车兄弟们鄙视的眼光。我对红灯毕恭毕敬,对绿灯心存感激,我在直道上志得意满,又在弯道上甩动自己笨重破旧的身躯,痛苦摇摆,喘着粗气。
我会因自己慢慢落后于时代的脚步而感到沮丧,会因快车兄弟们鄙视的目光而感到神伤,我却依旧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这些困惑着我的事都可以在我奔跑时随清风远扬,随水流激荡。我明白,困惑又有何用?不如清醒地做好自己。为人们贡献自己!
我在成长的路上与大地亲吻,与花草言谈,与山峰拥抱,与浓雾私语,与树木对望。我们充满欢笑,我以鸣笛示意,他们以怀抱回应。
我会在年夜送农民工兄弟回到故乡;我会在风雨中送走外出打工的孩子,并迎来他们父母希冀又担心的目光;我在大雪纷飞的夜里到达了终点站,却不会让自己停止奔波,我依旧在自己的奔波中成长。
    你知道我的种种不好,我慢,身价低廉,随时准备给快车们让出轨道,但你却同样知道,我一定会到达你的那一站。
    我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奔波,不断前行,不断追求,永无止境,永无终点。我,是一辆永驶成长之路的绿皮火车。

◇阅卷组意见: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也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精彩开篇,气度不凡。这是一篇拟人化的散文,可以说文采飞扬,气度不凡。文章以“我,是一辆绿皮火车”开篇,精彩独到,为下文深入开展创造了格局。且取喻有心,含义深刻,一下子便把阅卷老师的心给抓住了。
描写细腻,颇具情怀。将火车拟人化,娓娓动情,一路成长。四季风物,人世真情,齐奔笔端,交汇融情,一派天朗气清,美美与共,令人悦目,温暖人心。
紧扣立意,语言精美。选取独特的第一人称角度,紧扣立意,新颖独特,演绎成长的欢笑泪水。炼字精准,长短句,修辞兼顾,语言精美,颇具功底。
阅卷老师一致认为,该文立意精当,开篇精彩,气度不凡,描写细腻,颇具情怀,收放自如,启人深思,故判为一类文上,70分。


单车的命运
小镇要改造了。
无可奈何,小徐只好将铺子往里迁了迁。但在那深巷处,谁又会注意到他的铺子呢?生活啊,更艰难了!
小徐一想到这古朴的小镇要被拆了,心里还会有些伤感。小时候,小徐和父亲一起修单车。那时候的单车抢手啊。他们指点着自己的江山如梨园戏骨,别提有多么风光了。
可谁也没想到,单车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摩托车和电瓶车给取代了。单车的命运啊。就这样被改变了。
再后来,父亲走了,只剩下小徐一个人指点江山了。有人也劝小徐改修摩托车,甚或汽车,但小徐笑笑说:“我爸修了一辈子的单车,哪能说扔就扔啊。”我不知道在这与时具(俱)进的社会中,坚持着这将被埋没的行业需要多大的勇气。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
小徐抱着一团团的废弃的车胎来到屋后的院里,用破布轻擦,擦得千千净净,弄亮堂了,就更好用了。残阳如血,打在小徐微微有些驼的背上,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美。
接着就该整理零碎的螺丝了。小徐眼神聚焦手中,手指在单车间来回穿梭,厚厚的老茧与单车的摩擦声萦绕耳边。最后再用自制的工具将各个零配件一个个吸附在磁铁上,可谓“超乎技而近乎道”。
那圆润的车胎,形态各异的零配件,那仅容气息才可通过的缝隙,与肌肤的接触感,那些所谓的大机器产业如何与之相比?
我对小徐说:“修单车这么艰苦,收益也不好,为何不出去找份工作?”
    小徐腼腆地笑着说:“修了这么多年的单车,舍不得丢。”
    从小徐坚定的话语、笃定的神情中便可知道,这是对单车的热爱,是将老手艺传承下去的信念。或许在这艰难中,单车已成了他的希望与安慰。
    在小徐心中,单车早已不是单车,而是件珍宝,是件艺术品,是他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下去的希望。单车的命运早已和小徐的命运融合在一起了。
  小徐说,他在这厄运中感到恐惧与烦恼。
  我说,单车给他带来了希望和慰藉。

◇阅卷组意见: 本文有以下亮点:
    关注社会,聚焦得当。文章聚焦“自行车维修点日渐式微”这一社会现象,体现出考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仅这一点就足以征服阅卷老师。
    立意精深,启人深思。考生不仅提出问题,还尝试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一点并不是显示小聪明,而是正好与“车”这一则材料紧密相系。文章通过“单车的命运”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告诉我们对于“自行车维修师傅”这一特殊群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扶助政策,发人深思!
精心打磨,意味悠长。文章对小徐的细节描写,打磨得很精致,真切地展示了一位修车师傅对自我的坚守,也让人感受到他的坚持与信仰。而文末“我”的一句“单车给他带来了希望和慰藉”,与师傅小徐那句“在这厄运中感到恐惧与烦恼”互相对照,寄寓了浓浓的温情,读罢意味悠长,让人唏嘘不已。
阅卷组老师一致认为,文章关注社会,聚焦得当,立意精深,启人深思,意味悠长,故判为一类文中,67分。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