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当时的京城开封,王安石家里的女子几乎都是美女作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闻,吸......
未完,继续阅读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读《登飞来峰》......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生活在北宋年间,不仅当了八九年宰相,还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政坛、文坛上都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人,北宋又是个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地位高、生活奢侈,娶三五个老......
未完,继续阅读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作品。 一、说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
未完,继续阅读 >《伤仲永》王安石教学反思 一、彻底放弃文言翻译的讲解 暑假里上华师大的教育硕士,郑桂华说了这样一句:如果华师大培养的老师还搞文言文翻译的串讲,只能说真的很可悲。郑桂......
未完,继续阅读 >在当代某些热衷于搞权色交易的官员眼里,北宋宰相王安石绝对是个另类,他不仅家中红旗不倒,外面也从未彩旗飘飘。到头来还是他的夫人过意不去,亲自张罗为他纳了位美貌小妾。......
未完,继续阅读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
未完,继续阅读 >【教材分析】 本文两部分,第一部分依次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作者详写第一个阶段,力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然后......
未完,继续阅读 >这个宰相不寻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传世名句。然而,作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王安石给这个世界最大......
未完,继续阅读 >[导读]《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未完,继续阅读 >篇一:《伤仲永》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节课,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较为顺畅。这......
未完,继续阅读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第一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
未完,继续阅读 >写作背景 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回望过去,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诗人看着这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突然对大......
未完,继续阅读 >原文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 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可是......
未完,继续阅读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
未完,继续阅读 >创作背景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逸诗。《临川集》和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以及沈钦韩的《王荆文公诗文笺注补注》都没有收这首诗,而是明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中记载,王安石......
未完,继续阅读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教学设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
未完,继续阅读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第一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
未完,继续阅读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
未完,继续阅读 >明妃曲二首 宋代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
未完,继续阅读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
未完,继续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
未完,继续阅读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阅读训练】: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
未完,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 ,创荆公新......
未完,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
未完,继续阅读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一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被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然而,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晚年时却与佛教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 归心向......
未完,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
未完,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