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
未完,继续阅读 >【导读】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
未完,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读〈孟尝君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读后感,也是一篇驳论文,旨在破孟尝君能得士的世俗之见。 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手下食客常达数千人,以好......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
未完,继续阅读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
未完,继续阅读 >《材论》是王安石的散文作品,出自《临川先生文集》。本文论述统治者应如何去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对人才的重要性和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作了相当精辟的论述。 《材论》原文......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发起了以富国强兵为口号发起的变法运动,但富国有余,强兵却无效,而所谓的富国亦不过是加强对民间的掠夺而已。 变法措施名为富......
未完,继续阅读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
未完,继续阅读 >庙堂之上一场脱离了“以民为本”的富国强兵运动——“熙宁变法”扰攘北宋末年半个世纪,求治心切的君臣新政最终以大争议、大悲剧的姿态,留在了中国的历史长河里。王安石身后......
未完,继续阅读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是北宋王安石所作奏议。全文以扬为抑,褒中有贬,在探究北宋立国以来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原因的同时,剖析了宋仁宗统治时的种种弊病;透过“百年无事”的表......
未完,继续阅读 >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入为三司度支判官,感于北宋积弱积贫的现状,遂向宋仁宗建言:要求变法以图强。乐于守成,而不思创举的赵祯并不以他的建言为意。直至熙宁二年(公......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原文即《万言书》的原文。 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不自知其无以称职,而敢缘使事之所及,冒......
未完,继续阅读 >《祭欧阳文忠公文》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悼念欧阳修的祭文,文章列举欧阳修生平大事颂扬其功业气节,结合叙述、议论、抒情,中肯实在,令人感佩欧公之气度。文章结构一气呵成,......
未完,继续阅读 >《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本诗作者通过对自己亲身登临千寻塔远望,一览无余的视角直接描写,来抒发出他心中兴奋愉悦的心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未完,继续阅读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
未完,继续阅读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
未完,继续阅读 >【导读】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 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 陂(bēi):池塘。 堑(qjn):这里指水渠。 回:弯曲。 堑......
未完,继续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⑵ 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和辽、西夏政权的威胁产生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财政危机严......
未完,继续阅读 >【创作背景】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大名鼎鼎,无人不知。这个人的脾气性格颇为古怪,真不知该赞赏还是该讥嘲,举几个例子,读者自行品评。 一曰不讲......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变法从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之后渐止。新法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理财,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二是......
未完,继续阅读 >《与薛肇明弈棋赌》 该句来自于宋朝王安石与薛肇明的一次下棋比试,要求输者作首梅花题材的诗。王安石便写下此诗,名为: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
未完,继续阅读 >【人物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
未完,继续阅读 >[导读]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
未完,继续阅读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从字面......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1020—1086年),字介甫,江西临川人。王安石在家中排居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友爱诸弟,俸禄入家,数月辄无……”做哥哥的姿态,还是令人赞赏的。 年少时的王安石,天资......
未完,继续阅读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
未完,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