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 苏轼

发布时间:2016-09-18 00:00

  这首词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表达词人苏轼在政治上失意后,仍然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让我们备受鼓舞。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萧萧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萧萧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关阅读
1 苏轼的一生故事

导语:苏轼的一生的故事有哪些呢?苏轼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呢?苏轼在的早年经历是什么呢?他在政治上受到怎样的打击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一生的故事,欢迎阅读! 苏轼(1037年 【查看全文】

2 赏析苏轼的蝶恋花

苏轼的《蝶恋花》约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正月。是时,东坡服丧期满,自四川而至江陵,陆行赴京师。途经三峡,看到楚地高唐(荆州郡管辖)神女峰时,触景而思念妻子王弗, 【查看全文】

3 浣溪沙 宋代 苏轼

导语:浣溪沙是唐代教坊曲名,而最为有名的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创作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那么,《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一首怎样的词作呢?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 【查看全文】

4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以及翻译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是怎样的呢?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讲述诗人苏轼的哪些故事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庆历 【查看全文】

5 苏轼养生文言文翻译

苏轼养生文言文该如何翻译呢?下面为大家准备了苏轼养生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 【查看全文】

6 苏轼决壅弊文言文翻译

苏轼二十六岁那年,朝廷向全国征选政见策论。策论是一种政见性的论文。他曾一气给仁宗皇帝上过二十五篇策论,纵论天下。《决壅弊》是其中颇具深意的一篇。下面是关于苏轼决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