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三月七日翻译 苏轼

发布时间:2016-10-08 00:00

  此词《定风波·三月七日》为苏轼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作中描绘的一个淡泊从容的白日梦。

  定风波·三月七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相关阅读
1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

导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月二 【查看全文】

2 苏轼有哲理的诗句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苏轼有哲理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苏轼有哲理的诗句 01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查看全文】

3 苏轼《满庭芳》赏析

《满庭芳·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赋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酬赠之作。词的上半阕主要是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下半 【查看全文】

4 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翻译以及赏析

这首诗家喻户晓,诗中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助景物告诉人们一则哲理,就是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查看全文】

5 苏轼的诗句《西江月》赏析

《西江月·梅花》这首词题或作《梅》、《梅花》。《野客丛书》:“盖悼朝云而作。”苏轼侍妾朝云,随词人徒岭南,不久即去世,时年三十二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苏轼的诗句《 【查看全文】

6 苏轼写钱塘江的诗句

苏轼写钱塘江的诗句有哪些呢?想必你也很好奇吧,快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催试官考较戏作 宋·苏 轼 八月十五夜, 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屋与市楼, 况我官居似蓬岛. 风味堂前野桔香, 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