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记原文赏析 苏轼

发布时间:2016-10-26 00:00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凌虚台记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也许大家能够通过凌虚台记原文赏析,掌握凌虚台记的考试重点。

  扶风太守陈某为登高眺远建筑了一座土台,并请苏轼为他写了这篇记文。文中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时,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这种毫不满足、勇于探求的精神,反映了苏轼思想中对生活积极乐观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一面。与当时一些士大夫的消极颓废、吊古伤今的思想相比,更显得可贵。 文章结尾处,不直接点出究竟什么是“足恃”的东西,这就使文章更为含蓄而耐人寻味。

  原文: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知识扩展:苏轼《凌虚台记》阅读答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丽:美丽。

  B.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 特:只。

  C.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 寻:寻找。

  D.公曰:“是宜名凌虚。” 名:名字,名称。

  5.下列关于凌虚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第一部分点明修凌虚台的原因,在这个地点能登高眺远,“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

  B.“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这是凌虚台得名的原因。

  C.凌虚台的修筑是先用挖水池出来的土筑成高台,然后在台上修筑有高高飞檐的房屋,以便登高远眺。

  D.凌虚台上可以眺望到的秦汉隋唐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成荒草野田,引起了苏轼的感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从记叙凌虚台入手,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接着抒发议论,发出"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感叹。

  B.苏轼看似在记凌虚台,实则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

  C.苏轼借着小小的亭台而感怀古今以小见大,抒发了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的感慨,有很深的人生哲理,。

  D.文章结尾处写道“盖世有足恃者”,但不直接点出究竟什么是“足恃”的东西,这就使文章更为含蓄而耐人寻味。

  7.翻译。(10分)

  (1)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5分)

  (2)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5分)

  参考答案:

  4.选B.解析:A.丽:依附,靠近。C.相寻:连续不断。D.命名。称作。

  5.选C.原文是: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

  6.选B.“实则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说法错误

  7.翻译。⑴虽说事实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但情理上说是不应该这样的。

  ⑵这座土台尚且不能凭着他的坚固与长久保留下来,何况人事方面的得失,官职的变迁呢?


相关阅读
1 苏轼《昭君怨·送别》原文翻译赏析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子玉是润州丹徒人,与东坡谊兼戚友。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子 【查看全文】

2 蝶恋花·春景全文 苏轼

《蝶恋花春景》是宋代词人苏轼的词作,《蝶恋花春景》是一首怀春词,抒发诗人苏轼的孤独寂寞的情感。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 【查看全文】

3 江城子·别徐州赏析 苏轼

苏轼一生坎坷,但是他仍然坚持理想,为了祖国奉献了一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江城子别徐州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 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 【查看全文】

4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苏轼

从古至今,我国有着不少的文人雅士,其中苏轼其中一位,他写的诗至今还被人们所朗诵。以下这首苏轼的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的原文翻译与赏析,欢迎阅读。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查看全文】

5 阳关词三首 答李公择

苏轼《阳关词三首答李公择》是一篇怎样的诗篇呢?苏轼的文采极佳,在宋代非常的有影响力。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阳关词三首答李公择》,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阳关词三首答李公 【查看全文】

6 水调歌头 苏轼 赏析

导语:这首词《水调歌头》是苏轼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的代表作,是一首绝佳的赏月词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水调歌头》赏析,欢迎阅读!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