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

发布时间:2016-09-30 00:00

  这首词《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以短短的五十五个字,刻画了一个有着悲惨遭遇的抗金名将的形象。全诗如下: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⑵少年时事:年轻时期的事情。

  ⑶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壮岁:少壮之时。

  ⑷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那段传奇般的出色经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上句写作者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下句写自己率领精锐锦衣骑兵渡江南来。“锦襜突骑”,即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具体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场面: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燕兵,指金兵。“夜娖银胡觮”,夜里整理兵器(准备天明的战斗),侧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娖,通“捉”;胡觮,箭袋。一说,枕着银胡觮而细听之意。娖,谨慎貌;胡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两说皆可通,今取前说。“汉箭”句,指义军用箭攻击金人。金仆姑,箭名,见《左传·庄公十一年》。四句写义军军容之盛和南奔时的紧急战斗情况,用“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军装、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极为饱满有力富有感染力。


相关阅读
1 辛弃疾《定风波》阅读答案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 【查看全文】

2 念奴娇·梅原文赏析 辛弃疾

梅花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在此人辛弃疾的眼中,梅花是怎样的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辛弃疾的《念奴娇梅》原文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念奴娇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 【查看全文】

3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

通过这首诗作《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表达作者辛弃疾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查看全文】

4 初中 辛弃疾的词

大多数具有爱国情意,很豪爽。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一位以豪放见长的词家,他的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然而他词作风格是立体的、多样的。下面是辛弃疾 【查看全文】

5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翻译以及注释 辛弃疾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翻译以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翻译以及注释,掌握考试中的相关题目的答题技巧。 醉花阴黄花谩说 【查看全文】

6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

在封建社会里,思妇这样的人物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诗人辛弃疾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句句真情,引人泪下。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