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原文与翻译

发布时间:2015-03-31 00:00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解: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译文: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宿县),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诗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每个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言辞清丽,不加雕饰,句句扣紧主题,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相关阅读
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鉴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 【查看全文】

2 《涧底松》白居易

白居易的《涧底松》作于元和四年(809)。元和三年诗人由翰林学士转任左拾遗,位虽不高,职在谏言。他也的确做到了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以下是 【查看全文】

3 《自河南经乱》白居易唐诗鉴赏

自河南经乱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诗鉴赏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 卖炭翁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 【查看全文】

5 《长恨歌》白居易诗句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被贬浔阳后的心境变化

唐宪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势力刺杀,御史中丞裴度被刺伤.一时朝野大哗。 白居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挺身而出,力主缉凶讨贼。他的主张得罪了朝廷权贵,于是被权贵们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