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被贬浔阳后的心境变化

发布时间:2015-07-23 00:00

  唐宪宗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势力刺杀,御史中丞裴度被刺伤.一时朝野大哗。

  白居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挺身而出,力主缉凶讨贼。他的主张得罪了朝廷权贵,于是被权贵们罗织罪名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

  江州司马实际上是一个空虚的官职,等于就是被从京城流放。白居易带着官场泼给他的脏水和诬陷,失望地来到江州。虽然他形单影只,远离亲人,但正是在浔阳三年的成熟,使得诗人白居易从政之余,一心作诗,写出了"长恨歌"那样流传千古的绝唱!遂成唐诗巨匠。

  江州司马这个闲职,让他终日无事可干,真所谓闲愁最苦。正是这种难言的孤苦,洗净了京城的紫陌红尘和浮燥喧哗,他只得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借山水之景抒情,以吐胸中块垒。从下面的几首诗里可探讨到他的心路历程:

  悔

  元和十年七月.

  白居易单骑来到了庐山南麓.水墨淋漓的温泉,荒草覆盖着没蹄的古道,老树摇曳着清冷的山风......诗人百感交集.望着默默向东流去的泉水,不由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不也正象这汤泉一样,无端的由京城流放到江州来了吗.触景生情,怨悔交集,吟成了

  《韪庐山温泉》

  一眼汤泉流向东,

  浸泥浇草暖无功.

  骊山温水因何事,

  流入金铺玉甃中。

  世俗的社会机制,一面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引诱他,利用他,一方面又从本质上把他视为异类,排挤他,糟踢他,抛弃他.他为自己无端被人陷害,流入"金铺玉甃"懊恼不巳.

  怨

  元和十二年.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虾蟆(há ma)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zhāo zhā)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悟

  元和十二年四月.

  正当白居易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京城一位朋友来看望他.他和朋友一起游庐山大林寺.看到满寺的桃花,友谊和桃花冲淡了诗人的失落之情.题下了脍炙人口的大林寺咏桃诗:

  《咏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元和十三年.

  白居易接到朝廷的圣旨,召回京城.他又惊喜又担心,这种心态见于他的《别草堂三绝句》

  正是山鸟向阳眠, 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感君恩须暂起, 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 忽挂绯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 庐山未要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 一带山泉绕舍环.

  山色泉声莫惆怅, 三年官满却归来.

  浔阳三年,白居易乐山乐水乐天,清醒了,看开了,宁静了......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长恨歌》云蒸雾绕的意境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把李、杨的这段爱恋用不朽的笔承载了千年。再读《长恨歌》,我在一种云蒸雾绕的朦胧、模糊与混沌的意境中感受到了李杨爱情的自私纵意 【查看全文】

2 《问刘十九》白居易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①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有木诗八首选一首》赏析

白居易-有木诗八首选一首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欣赏

《长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唐诗《上阳白发人》原文鉴赏

《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唐诗《赋得草原送别》鉴赏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未满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