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早兴》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01 00:00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尤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鉴赏:

  这首诗当是长庆三年(823),诗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心中自然快慰。这首小诗,反映了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

  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感受。也许是因为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来了。此时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在紧扣“早”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 体乍轻”而“头仍重”,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又何尝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了呢?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的“湘灵情结”和“长恨歌”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806),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白居易的湘灵情结和长恨歌,欢迎大家阅读! 清代学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香山诗名最著,及身已 【查看全文】

2 《题岳阳楼》白居易唐诗鉴赏

【原文】 岳阳城下水漫漫①,独上危楼凭②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③,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④,华堂张⑤与贵人看。 【注释】 ①漫 【查看全文】

3 《村夜》白居易全诗赏析

《村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 村夜 霜草⑴苍苍⑵虫切切⑶, 村南村北行人绝⑷。 独⑸出前门望野田⑹, 月明荞麦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与符离村姑湘灵的“长恨歌”

时称长恨歌主白居易,以他脍炙人口的名篇《长恨歌》而得其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实际上在这里暗隐着诗人自己与符离村姑湘灵之间一段 【查看全文】

5 《卖炭翁》白居易唐诗赏析

导语:《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感鹤》鉴赏

感 鹤 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翩。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