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琴
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①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②。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注:①玉徽: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4分)
(2)简要分析诗歌主要表现手法的作用。(4分)
答案:
(1)(4分)作者塑造了被废弃、受冷落的古琴形象。(2分)它遍身尘土,光彩暗淡,但琴声依然清越、古朴、高雅。(2分)
(2)(4分)运用象征和对比手法,以琴自喻,将古琴受冷落的遭遇和羌笛与秦筝受世人喜欢进行对比。(2分)一方面借废琴坚守自我表达自己保持操守、不迎合世俗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寄寓自己政治失意的感慨。(2分)
注释翻译: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是言制琴之材,以丝桐制琴。并言琴起源于上古之时,又悠远沧桑之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琴声淡雅,而世人多好繁曲淫声,故知音稀少。
“玉徽光彩减,朱弦尘土生。”
玉徽、朱弦,此处皆代琴。玉徽的光彩褪尽,朱弦也已是落了一层灰土。早已经没有人去弹奏她们了。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中古以下,圣乐多废。遗音泠泠则言其尚有传承。
“不辞为君弹”者,琴为礼器,不可轻率,不可妄作。
“纵弹人不听”者,曲高和寡也,世俗之人,不识亦不好。
(羽按:泠泠弦上声,自弹还自听,宁向山间月,莫对世上人。)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释其原因,都是因为羌笛秦筝这些俗乐也。
赏析: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废琴》是诗人寄寓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而作的诗。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古琴受到冷落,但是在文化圈内的古琴音乐仍显生气盎然。他们以极大的耐心与毅力来坚持正声,使人能听正声,喜欢雅音。白居易就是借古琴之势来寓意自己在这个朝局中的地位。君王不正视听,偏好奸妄。以致儒雅博学的人才“光彩减”,“尘土生”。
相关阅读
1 《勤政楼西老柳》白居易全诗赏析
勤政楼西老柳是首五言绝句,纯由对句组成,如同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 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赏析】 勤政楼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别》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南浦别》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 【查看全文】
3 《秋雨夜眠》白居易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白居易诗鉴赏: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烂熟的题材。白居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登乐游原望》赏析乐游园望 白居易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暮江吟》全诗赏析《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题岳阳楼》赏析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释: ①岳阳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