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韬光禅师》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该诗音节紧凑而活泼,意致连绵而流丽,构思巧妙,语若连珠,有山歌风调,是七律之创格。这首诗通过对两座天竺寺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作者想象的“天香桂子落纷纷”,表达了作者对韬光禅师仰慕、钦佩之情
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①。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②。
注释:
①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建于五代时期,现在已不存。
②桂子:即是桂花,是对桂花拟人化的爱称。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鉴赏:
该诗首联介绍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遗址位于今杭州市,建于五代吴越时,现在已不存)。颔联与颈联都是写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这六句诗,对仗工整,连续使用叠字,诗味回环,给人极大的艺术享受。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顿拓无限空间,生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并且这四句诗,包含了方位只是相对成立的观点。东涧水流,从更东边来看,就是西涧水。南北山云,前后台花,上下界钟,皆是此意。《老子》也早有此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再从绝对的角度来看看这几句话。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都只是一些概念,并无实义。如果执着这些概念,那么东涧水流只能是东涧水了。如果无所执着,跳出相对的束缚,契入绝待圆融的自性真如,那真是东涧何妨流西涧水,但也不妨东涧水流东涧水。尾联点题,以一句“天香桂子落纷纷”的自然亲切,没有矫饰之场景,写照禅师的平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是一首于禅于诗皆臻妙境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导语:诗词歌赋本是古代学者用来抒发自身感情、调节生活氛围所作。白居易作为唐代的著名诗人,对其诗歌艺术特色的研究分析,既有利于对唐朝文化的深入了解,也有助于现代学者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忆江南的诗意是什么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春天的诗句1、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 【查看全文】
4 暮江吟赏析 白居易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主要写了什么情景呢?要如何赏析? 暮江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全诗赏析815年(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律。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满怀失意,经过这里,读到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的闲适情怀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高峰,名家名作不胜枚举。说起唐代的伟大诗人,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恐怕唯有诗魔白居易能与之媲美了。 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浅切,明畅通俗,据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