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白居易

发布时间:2015-06-26 00:00

  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味深的特点。

  词牌名及格律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 ,●⊙△

  ⊙●○○⊙●△

  ⊙○⊙●△

  ●○△ ,●○△

  ⊙●○○⊙●△

  ●○○●△

  注释

  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②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⑤悠悠:深长的意思。

  摘要

  对于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解释,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结为“别情”和“闺怨”两种主题,结合白居易自身的情感生活来研究,认为此词应归结为“别情”主题,写的是白居易对其宠姬樊素的怀念。

  品词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赏析

  《长相思》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在明亮的月光下,年轻的女子,凝望着脚下悠悠的流水,遥望着远处绵绵的群山,孤独无助的身影,充满了哀愁憔悴面容。思女的形象朦胧而又仿佛很清晰。

  词的上阙连用了三个“流”字,写出了水的蜿蜒曲折,悠远绵长,也酿造了一种低徊缠绵的情韵。“吴山点点愁” 为本阙点睛之笔。“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如果没有后边“吴山点点愁”,则没有任何意义。而有了“吴山点点愁”,那悠悠的流水仿佛也就蕴含了绵绵的思念与哀愁。

  下阙连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与强烈。“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归”了吗?“休”了吗?没有,只是一个空想,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月明人倚楼”。

  诗人运用浅显流畅的语言,和谐舒缓的音律,以“恨”写“爱”,巧妙而又明了地勾画出了思女形象,表现出了思女复杂的感情。特别是那悠悠的流水和皎洁的月光,更烘托出了无限哀怨忧伤的情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深、词义蕴藉的特点。


相关阅读
1 诗人白居易的养生诗

唐诗中养生方面的选题和内容颇多,其中白居易的养生诗数量最多,最为全面。下面一起来看看! 1 气功修炼 晨兴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铜炉添早香,纱茏灭残烛。头醒风稍愈,眼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初贬官过望秦岭》翻译

初贬官过望秦岭 白居易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鉴赏: 元和十年(815)六月,京都长安发生了一起政治谋杀案: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遇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与琵琶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语浅意深,优美动人,唐朝已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赞语。一曲《琵琶行》,流传千载,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据陈寅恪先生考证:白居易的远祖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卖炭翁》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草》赏析

草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 【查看全文】

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作品评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