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6-19 00:00

  教学目标:

  1、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2、通过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教学难点:通过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纠结只因这一字

  1、刚才同学们走近乐天的诗篇,读着油墨芳香的文字,读到了刈麦人的生活 。你是从哪些文字品出的?

  那苦凝聚在重似千金的“惜”字上,

  那苦翻卷在暑气炎光里。

  2、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朗读传达出刈麦人的心灵之声吗?

  3、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读的好请介绍经验)

  4、教师指导: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刈麦者的诗句。

  四、心碎只为这一句

  1、刈麦人是苦的,那么诗中其他农民的生活又如何呢?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你觉得谁更苦?为什么?

  3、诗中的农民如此,此诗外的农民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其他古诗中的农民众生相。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你能结合《观刈麦》一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

  五、怎一个愧字了得

  前后同伴合作,分别扮演贫妇和诗人:

  1、以诗中字词为依据,揣摩贫妇心理,向站在田埂边观刈麦的诗人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依据文本,说说你听了贫妇诉说之后的心理。

  3、揣摩“愧”字包含的深意。

  4、透过本文说说你认识的白居易。


相关阅读
1 《暮江吟》白居易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诗作的艺术贡献

导语:白居易在《秦中吟》序中说: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在《新乐府》序中说:凡九千二百五十二首,断为五十篇,篇无定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翻译赏析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 【查看全文】

4 忆江南(白居易)

白居易的忆江南全诗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⑴ 忆江南─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 意】 从孤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轻肥》全诗赏析

《轻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七首。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白居易《轻肥》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轻肥⑴ 意气骄满路⑵,鞍马光照尘⑶。 借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