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不仅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员。
为两块石头自责的白居易在他任杭州刺史期间,由于他为官清廉,再加上他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因此深受杭州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三年后,白居易辞去官职,告别杭州人民,回到家乡。
一天,白居易吃过早饭走进书房,很自然地拿起书桌上两块从杭州天竺山的石头观赏起来。看着看着,猛地他心头一震,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感到很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首满含自责的诗句。恰在此时,他的朋友刘禹锡登门拜访。他俩一见面便亲热地交谈起来,本来还在深深自责中的白居易全然忘却了刚才的事情。
刘禹锡临走时,一眼看见书桌上的那首墨迹还没有干透的诗,吟诵后很诧异地问白居易:“区区两块小石头,你何必放在心上呢?还写诗责怪自己,不值得,不值得!”说完摇摇头。白居易却不这么认为,他意味深长地对老友说:“是啊,区区小石头说明不了什么。可它是杭州人民的石头,也仅仅属于天竺山,我怎么能据为己有呢?再说,倘若每一个来天竺山游玩的游客都把天竺山的石头带回家,那哪里还有天竺山秀美的景色呢?虽说当时我只想把它们带回来作纪念,现在看来就像是我贪汚了杭州人民的千两黄金,怎么不让我感到自责呢?”一席话说得刘禹锡连连点头。
为人要自清,为官当自廉。带回两块石头对于常人来说应该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在白居易眼里却关乎天竺山的秀美景色,关乎一个人为官之道。白居易这种“慎微”的律己精神,不仅使刘禹锡折服,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为何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诗《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样一句。直言进谏是官场大忌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 唐宪宗却没有太宗的魄力和胸怀,但也不至于是暴君和昏君,因此白居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参加异地高考 隋唐教育资源不平衡有些高考生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高考,而是到另一个地域去高考,被称为异地高考。当今的异地高考,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七夕》赏析七夕 原文: (一)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二) 忆得少年长乞巧,竹竿头上愿丝多。 字词解释: 几许欢情与离恨① 年年并在此宵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草》赏析草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审美赏析《花非花·花非花》 唐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诗词赏析《长相思》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