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为何被贬为江州司马?

发布时间:2015-08-12 00:00

  白居易诗《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样一句。直言进谏是官场大忌——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

  唐宪宗却没有太宗的魄力和胸怀,但也不至于是暴君和昏君,因此白居易最终没有因为犯颜直谏而丢掉性命,也算是比较幸运。

  然而当了左拾遗这个谏官之后,白居易特别把这个职位当回事,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当着皇帝的面直言进谏,其较真的劲儿有时还惹恼皇帝,甚至差点儿丢掉性命。皇帝唐宪宗就曾私下当着其他大臣的面说:“白居易这个小子真不懂事,他还是我亲自提拔的,居然还常常当面批评我,让我下不了台,真让人气愤,以后一定要修理修理他!”

  在古代历史上,谏官最出名的当魏徵莫属。谏官魏徵死后,皇帝唐太宗恸哭长叹,随便惋惜了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但是,唐宪宗却没有太宗的魄力和胸怀,但也不至于是暴君和昏君,因此白居易最终没有因为犯颜直谏而丢掉性命,也算是比较幸运。

  白居易直言进谏有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其中有一次,唐宪宗觉得荆南(湖北一带)节度使裴均为自己当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便想把裴均调到长安来当宰相。白居易一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不行,立即上疏朝廷进行阻止,上疏的大概内容就是:“作为地方节度使,本来平时就不听朝廷使唤,又拥兵自重,再把他们调到长安来,简直是不明智的。再加上裴均人品不好,政绩又不行,在任上没什么作为,反而还要将其调到朝廷任宰相,很是不妥。”在白居易的上疏下,舆论顿时对裴均不利,唐宪宗迫于舆论的压力,最终打消了任命裴均当宰相的打算,不得已将裴均下放到山南东道去当节度使了。裴均去了地方后,还是不死心,便想方设法讨好宪宗皇帝,有一次给皇帝送了1500两银器(银做的杯盘)。白居易知道后,便又急着上疏称裴均送银器是有野心,皇帝不应该接受。宪宗皇帝听了,心里那个气哦,要是白居易在身旁,真想一下把他给掐死。

  除了向皇帝进谏裴均等节度使的不法行为外,白居易还进谏宦官的乱政行为。由于宪宗上台,宦官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宪宗对帮助过自己的宦官很是宠爱。当时唐宪宗对吐突承催这个宦官很是宠爱,除了将手下的御林军让他管理外,还任命吐突承催作为处置使统帅士兵攻打不听话的节度使。

  白居易听了后,立即上疏反对让太监做统帅,称其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唐宪宗心里不舒服,虽没同意白居易的上疏,但也不得已将“处置使”的名号改为“宣慰使”。

  当谏官时,白居易爱直言进谏,不当谏官后,他仍旧不改冒死进谏的“毛病”。元和十年(公元820)六月,白居易44岁,这时他是太子左赞善大夫,负责劝导太子行为的一个闲官。当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暴死,裴度也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并不急于处理。“皇帝不急太监急”,白居易对此十分气愤,便立即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白居易的上书激怒了当时的掌权派,他们非但不褒奖白居易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就是一种僭越行为,白居易因此被贬为江州刺史。因为白居易常常进谏攻击其他不法官员,得罪了很大一批人,在他被贬为江州刺史后,有一个叫王涯的人再次落井下石,进谗道:白居易的母亲因为看花掉到井里淹死,但白居易却不孝顺,还乐呵呵地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这样有伤孝道的人不配治郡。

  于是,朝廷又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这个名叫王涯的人,后来因为“甘露事变”被杀,白居易听闻后,非常开心,到东都香山寺游玩,就即兴写下了“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的诗句。)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初贬官过望秦岭》翻译

初贬官过望秦岭 白居易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鉴赏: 元和十年(815)六月,京都长安发生了一起政治谋杀案: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遇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 长恨歌

长恨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长恨歌》的历史沉浮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 牡丹

《牡丹》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查看全文】

5 白居易《草》赏析

草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 【查看全文】

6 白居易《别州民》

《别州民》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译文: 杭州的父老准备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