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诗《感鹤》鉴赏

发布时间:2015-08-04 00:00

  《感鹤》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寓言诗。在诗中作者用生动的的语言描写鹤的形象,以鹤喻人,含讽喻之意。

  感 鹤

  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翩。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竟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白居易诗鉴赏

  此诗题目为《感鹤》,全篇也都围绕着鹤来写。

  鹤本是一种惹人喜爱的鸟。《世说新语》中以“鹤立鸡群”来比喻人才德突出或仪表出众。古人还有鹤为仙禽的说法。因此诗人在这首诗里落笔描写鹤的不同寻常之处。诗一开始说有一只鹤,卓然不群,高翔于田野之上。鹤本是仙禽,加之这只鹤又是不愿入群随俗者,则其不与俗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自不待言。因此诗人说它饿不吃腐鼠之肉,渴不饮盗泉之水。①腐鼠:腐烂的死鼠,比喻轻贱之物。《庄子·秋水》:“于是鸱(鹰的一种)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②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相传县境有八十七泉,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为泗河。《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在这里用腐鼠、盗泉代表肮脏,不登大雅之堂的事物。通过描写鹤对这些东西避之唯恐不及的行为来刻画它的高洁。《淮南子·说山训》说:“曾子之廉,不饮盗泉。”陆机《猛虎行》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可见这只非同寻常的鹤具有贤人曾参那种清廉节操的,即使是与众鸟共同飞舞,它也自有卓然不群之处。诗人进而指出,这只鹤的这种情况一直保持了十余年之久,可见这是一只操守坚定、永远不会堕落尘俗的野鹤。

  然而,“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即使操守坚定、耿介正直的野鹤,一旦兴起贪欲之念,最终地将彼矰缴捕获。这样,从前那种鹤立鸡群的卓然不俗,那种不食氵巫腐的耿直,就都成为过眼烟云,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诗人在最后以感叹收结:为了混一碗饱尚且会尽弃多年的高洁,况且能有乘坐大夫之车的厚遇呢!

  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地表达生活中的某种哲理,人的某种志向或情趣。寓言本身就是一种喻体,即使不指出本体为何物,人们也会在具体的形象中感悟到诗人的用意所在。读了这首诗,我们不难明白诗人意在讽刺那些立志不坚、为口腹之欲抛弃宏愿的人。从诗中带有故事性的描述来看,应当是确有所指的。诗的大部分都在写鹤,以鹤喻人,只是尾部发了四句议论,这些议论与一般寓言中的议论不同,并非概念化的,而是用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紧密结合,以浅映深,造成抑扬跌宕,使人感到那种见小利而忘人格,见大利必大失“清风”的“高洁之士”,只不过是徒摆“清高”的姿态而已,一旦有利可图,那些不甚高洁的举止就会把一切都暴露出来。居易另有一首《鹤》诗,描写了另一种鹤:“低头只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或许这种清高孤傲的丹顶鹤才是他的理想。


相关阅读
1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翻译及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 【查看全文】

2 白居易《冷泉亭记》赏析

《冷泉亭记》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 【查看全文】

3 白居易《早冬》全诗翻译鉴赏

早冬 白居易(唐)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①萋萋:茂盛貌。 【查看全文】

4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情感刻画

导语:白居易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对于人生有着许许多多的唏嘘感慨,却因为自己曾经因言获罪以及诸多的原因,不知如何宣泄和表达。而白居易透过琵琶女的一曲琵琶和身世的自述, 【查看全文】

5 《村夜》白居易阅读答案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阅读题目: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 【查看全文】

6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导语:《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查看全文】